首頁 > 詩文 > 如晦的詩 > 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

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

[宋代]:如晦

有意送春歸,無計(jì)留春住。畢竟年年用著來,何似休歸去。

目斷楚天遙,不見春歸路。風(fēng)急桃花也似愁,點(diǎn)點(diǎn)飛紅雨。

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譯文及注釋

譯文

情意纏纏送春回去,因?yàn)闆]有辦法把春留住。既然春天明年還要回來,還莫如今年別回去。桃花也因?yàn)榇簹w而悲傷,紛紛揚(yáng)揚(yáng)地飄落有如遍灑紅玉。望斷了遙遠(yuǎn)的天際,也看不見春天回歸的路。春如果有情必然也會十分痛苦,悄悄地看時(shí)光匆匆暗度。是住在夕陽將落的山后面?還是住在煙水茫茫的渡口?不知春天現(xiàn)在究竟在哪里???

注釋

楚天遙過清江引:為雙調(diào)帶過曲。句式為:楚天遙,通篇五字八句四韻。清江引:七五、五五七。

著:叫,讓。

楚天:南天,因?yàn)槌谀戏健?/p>

韶光:美好時(shí)光。

夕陽山外山,春水渡傍渡:襲用宋戴復(fù)古《世事》詩:“春水渡傍渡,夕陽山外山?!?/p>

那答兒:哪里,哪邊。

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鑒賞

  薛昂夫這組雙調(diào)帶過曲,多用五七言句法,也融入一些前人詩詞,婉約幽麗,富有詩詞韻味。全曲抒發(fā)傷春惜春的悲切心情。

  此曲前段《楚天遙》,句式與詞牌《生查子》同,寫送春情景;后段《清江引》,接起上疊歇拍,續(xù)寫別后情景。全曲情景交煉,意境凄美悠遠(yuǎn),韻味自厚。這種韻味與急切透辟之致相兼濟(jì),便是此曲之特美。

如晦簡介

唐代·如晦的簡介

普州安岳人,字叔明。仁宗慶歷六年進(jìn)士。任晉原令,累官知梓州。神宗熙寧末,范純?nèi)蕩洃褢c,有訟純?nèi)什环ㄕ?,詔系寧州,命如晦往訊之,力辨其誣。富弼、韓縝有詩稱述其事。

...〔 ? 如晦的詩(1篇)

猜你喜歡

憶西湖舊游

宋代文同

西湖晴碧晚溶溶,與客常來坐好風(fēng)。

記得有人歌小玉,月明猶在畫船中。

有客

明代韓上桂

有客形容黯如漆,裙短不覆才到膝。不知兩眼為誰青,但取高歌留白日。

讀書十載北山中,泉石泠泠常溯風(fēng)。興狂便掣青萍劍,氣奮欲掛扶桑弓。

題沈啟南問寢圖 其一

明代張萱

莪蒿露結(jié)葉初乾,白首萊衣歲若干。此日開圖空掩泣,終天無復(fù)夢魂安。

秋夕書事

宋代陸游

寂寂青楓岸,蕭蕭白版扉。

端居常嬾動,偶出卻忘歸。

故承議李 其二

南北朝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jì)年。心冥塵竟遠(yuǎn),善積子皆賢。

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dú)無路,追感倍悽然。

贈王尊師

唐代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fù)何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