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先的詩 >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

[宋代]:張先

移得綠楊栽后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zhèn)€腸先斷。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盡是離人怨。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外面移來了一株小小楊柳,將它栽種后院。它在初春二月枝干尚短,也著舞動自己纖細的腰肢。不像那灞陵邊上的柳樹,因為人們折柳送別而殘絲亂絮地被人拋棄在東西岸邊。

幾片眉毛一樣的小葉因春寒而皺巴巴的。不要唱《陽關曲》了,還沒唱它就因為別離而斷腸了。告訴春天休要細看它了,它的一根根枝條都展現(xiàn)出與戀人分別的哀怨。

注釋

蝶戀花:詞牌名,即《鵲踏枝》。此名取自梁·簡文帝《東飛伯勞歌》:“翻階蛺蝶戀花情”。

綠楊:綠柳。

宮腰:即楚腰,纖腰?!俄n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焙笫兰匆猿褐概拥募氀?。

青猶短:指楊柳鵝黃初現(xiàn),而綠尚不足。

灞(bà)陵:地名,本作‘‘霸陵”,漢文帝陵墓,故址在今陜西西安市東,附近有霸橋,為古人折柳送別處。

殘絲:折斷的柳枝。亂絮:散亂的柳絮。

小眉:喻楊柳初生的嫩葉。

陽關:即《陽關三疊》,又稱《渭城曲》,曲調(diào)名。唐、宋時的送別歌曲。陽關,古地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

分付:付托。

條條:指柳條。

參考資料:

1、姚小鷗.宋代名家詞選:海南出版社,1994 :60

2、竺金藏,馬東遙.分調(diào)絕妙好詞 蝶戀花:東方出版社, 2001:17

3、史杰鵬.宋詞三百首正宗:華夏出版社,2014:51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八十五歲,納一位叫“綠楊”的歌妓為妾,稱她為“六娘子”。綠楊進了張府后,詞人對其寵愛有加,便冷落了其他妻妾,其他妻妾們一合計,乘詞人不在家,將綠楊趕出了張府。眾怒難犯,詞人只能默認,唯一能做的就是寫下這首詞。

參考資料:

1、郭英,雷鴻昌.故事里的文學經(jīng)典 宋詞 :蘭州大學出版社,2013:24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后院鑒賞

  上片寫從外間移來了一株小小楊柳,將它栽種后院,從此它就脫離了橫遭攀折飄零之苦,言下之意頗為自得。楊柳垂條輕盈裊娜,詩詞中常與美人纖腰互為比喻。此處“學舞宮腰”就將楊柳擬人化,開篇便宛然有一個歌女兼舞女的形象?!皩W舞”云云,可見其年尚小,不特“二月青猶短”的形容而然。這樣,移柳之事似乎暗示著一個小歌女脫離風塵,進了人家宅院,于是境遇大變:“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卞绷曜詽h唐以來均為折柳送別之地,“殘絲亂絮”拋置之多,不言自明。這二句暗示歌女脫離為人隨意作踐的境地,有了一個好心的主人扶持。

  下片詞意忽生轉折?!昂徽埂钡娜~兒,是皺眉的樣子,看得出是情緒低落。以楊柳嫩葉比美人之眉,仍是繼續(xù)前面的擬人,連下句依舊是描述那年少歌女的樣貌?!澳蛾栮P》”,這一句點出離愁別緒,因為《陽關》乃是送別曲,而自然是與上文中的好心人離別了。主人將外出,故伊人依依難舍。“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保ò拙右住稐盍υ~》)可見“真?zhèn)€腸先斷”中的“腸”與“眉”均是借喻柳。末二句則是更清楚地說明了腸斷的緣由,兼寄詞人的感慨,其中代用了唐人雍陶《題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的名句,似乎那柳絲也不是柳絲,條條盡是離人怨苦之具象了。

  此詞將人柳合一,若粘若脫,暢而不拘,收放隨心,末句點明題意,尤貴于深有寄托。將柳葉、柳枝比作纖腰、美目、愁腸,這在詞人之前便已有之,然而妙于運用,以此造成一個渾然天成的藝術人物,展示出一段曲折哀婉的特殊情事,則是獨創(chuàng)。詞先寫佳人于坊間飽受折磨,移入人家后有所改變,但仍有不美滿者。詞人將此種曠怨之情融入柳寄離情的比興境界中來表現(xiàn),確是別有一番風味。

張先簡介

唐代·張先的簡介

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 ? 張先的詩(204篇)

猜你喜歡

殘畫

元代楊載

破裂無邊幅,華堂棄置馀。蒼松深踞地,白鶴上凌虛。

風格猶森若,丹青總翳如??嘈慕^人事,誰見用功初。

賦得始歸雁詩

南北朝劉孝綽

洞庭春水綠,衡陽旅雁歸。差池高復下,欲向龍門飛。

黃待制病中以詩寄之

宋代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y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題善山院

宋代許安仁

瓦爐柏子裊殘煙,午夢醒時一暢然。不悟功名負終老,荒山饑走又三年。

王晦叔惠聽雨圖次蔡韻奉寄 其一

宋代許及之

拂拭滄波遠接天,摩挲喬木老生煙。題詩作畫人何在,萬古蓬窗一覺眠。

送彭稚修之蘭溪文學并寄胡元瑞

歐大任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jīng)。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