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歐陽修的詩 >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宋代]:歐陽修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自從分別之后,不知你已經(jīng)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涼與愁悶,生出不盡的憂愁!你越走越遠,最后竟斷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寬闊,魚兒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處去打聽你的消息?

昨夜里大風吹得竹林處處作響,傳遞著深秋的韻律,每一片葉子的聲響都似乎在訴說著怨惱。我有心斜倚著單枕,希望夢中能與你相遇,可惜夢做不成,無奈燈芯,又在秋風中燃成燼。

注釋

魚沉:古人有魚雁傳書之說,魚沉,謂無人傳言。

秋韻:即秋聲。此謂風吹竹聲。

攲(qī):倚、依。

燼(jìn):火燒剩余之物,此指燈花。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寫別后相思愁緒之詞,當為歐陽修早期所作,是以代言體(即女性第一人稱方式)形式表達閨中思婦離情別緒的作品。

參考資料:

1、吳翠芬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480-481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鑒賞

  這是一首別后相思愁緒之詞,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它受五代花間詞的影響,以代言體(即女性第一人稱方式)形式表達了閨中思婦深沉凄婉的離情別緒。全詞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詞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細而又溫柔敦厚。

  發(fā)端句“別后不知君遠近”是恨的緣由。因不知親人行蹤,故觸景皆生出凄涼、郁悶,亦即無時無處不如此?!岸嗌佟保安恢嗌佟敝?,以模糊語言極狀其多。三、四兩句再進一層,抒寫了遠別的情狀與愁緒?!皾u行漸遠漸無書”,一句之內重復疊用了個“漸”字,將思婦的想象意念從近處逐漸推向遠處,仿佛去追尋愛人的足跡,而雁絕魚沉,無處尋蹤?!盁o書”應首句的“不知”,且欲知無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闊魚沉何處問”的無窮哀怨之中了?!八煛笔恰斑h”的象征,“魚沉”是“無書”的象征?!昂翁巻枴比?,將思婦欲求無路、欲訴無門的那種不可名狀的愁苦,抒寫得極為痛切。

  詞作從過片以下,深入細膩地刻劃了思婦的內心世界,著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風竹秋韻,原是“尋常景物”,但在與親人遠別,空床獨宿的思婦聽來,萬葉千聲都是離恨悲鳴,一葉葉一聲聲都牽動著她無限愁苦之情?!肮熟握韷糁袑ぃ瑝粲植怀蔁粲譅a”。思婦為了擺脫苦況的現(xiàn)實,急于入睡成夢,故特意斜靠著孤枕,幻想在夢中能尋覓到在現(xiàn)實中尋覓不到的親人,可是夢終未成,而最后連那一盞作伴的殘燈也熄滅了?!盁粲譅a”一語雙關,閨房里的燈花燃成了灰燼,自己與親人的相會也不可能實現(xiàn),思婦的命運變得像燈花一樣凄迷、黯淡。詞到結句,哀婉幽怨之情韻裊裊不斷,給人以深沉的藝術感染。

  劉熙載云:“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此語精辟地指出了歐詞婉約深沉的特點。以此詞而言,這種風格表現(xiàn)得極為明顯。全詞抒情與寫景兼融,景中寓婉曲之情,情中帶凄清之景,將閨中思婦深沉凄絕的別恨表現(xiàn)得深曲婉麗,淋漓盡致。

歐陽修簡介

唐代·歐陽修的簡介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 歐陽修的詩(1122篇)

猜你喜歡

次韻李豸秀才來別子瞻仍謝惠馬二首

宋代蘇轍

小床臥客笑元龍,彈鋏無輿下舍中。

五馬不辭分后乘,輕裘初許敝諸公。

有客

明代韓上桂

有客形容黯如漆,裙短不覆才到膝。不知兩眼為誰青,但取高歌留白日。

讀書十載北山中,泉石泠泠常溯風。興狂便掣青萍劍,氣奮欲掛扶桑弓。

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六十四

釋宗杲

今朝四月初一,衲僧放楖栗。雖然不許默照,須要人人面壁。

秋夕書事

宋代陸游

寂寂青楓岸,蕭蕭白版扉。

端居常嬾動,偶出卻忘歸。

癸酉次韻新春試筆十首酬友人 其十

明代趙完璧

揮灑憑誰共好春,青云何幸挹詩人。十分佳句凝清聽,大歷風流亦迫真。

嬴惠庵十景詩為鄧元宇將軍賦 其四 石竇泉香

明代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