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僧伽斯那的詩 > 愚人食鹽

愚人食鹽

[]:僧伽斯那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fù)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愚人食鹽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前有個(gè)愚蠢的人,到朋友家,主人給他食物。食物嫌淡而無味。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鹽。吃的,很美,于是自言自語說:“之所以味道鮮美,是有了鹽的緣故。很少就如此,何況又多了?”這個(gè)愚蠢的人沒有智慧,就只吃鹽。味覺敗壞,反而成為他的禍患。天下的事情都是這樣,經(jīng)過則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是有害的。

注釋

食:食物。

聞已:聽罷。

更:再次。

益:增加。

既:已經(jīng)。

空:空口。

口爽:口味敗壞。

所以:……的原因。

復(fù):再。

爽:差、敗壞。

智:智慧。

故:緣故。

反:反而。

患:禍患。

愚人食鹽鑒賞

  從前有一個(gè)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一個(gè)很遠(yuǎn)的朋友家里去。主人便很殷勤地招待。并煮了好幾道好菜招待這位客人,可是忘了放鹽,所以每道菜都淡而無味。這位客人對主人說:“你今天燒的菜都很名貴,可是淡了一點(diǎn),所以不太好吃?!敝魅苏f:“??!我忘了放一樣?xùn)|西!”于是到廚房拿了些鹽,放進(jìn)每一道菜,攪拌了一會兒再請客人嘗嘗,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問主人說:“你放了些什么,菜就那么好吃?”

  主人說:“放鹽呀!之所以每樣菜都好吃,是因?yàn)橛宣},鹽是百味之源?!鄙等艘詾辂}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買鹽來吃好了,省得煮那么多菜。于是到了街上買了一大包的鹽,回到家里急忙打開,抓了一把放進(jìn)嘴里,苦澀不堪,以為是被那位親戚騙了。

  各位大眾,世間各人有各人的智識,知識也有高高低低的差別。知識是改造自己和利益他人的武器。若是智識用之不當(dāng)!也可能毀滅自己、和違害社會。更是要用得不偏不倚,才能發(fā)揮效用。

  比喻貪吃好玩,與斷食偏食都不適中。過分的享樂與吃苦主義都有偏。世間萬事必須適中,過與不及都可能壞事。又比喻有些人做事不負(fù)責(zé)任,可能一生一世都一事無成,過分的熱衷名利,也會造成爭奪計(jì)較而造惡業(yè),或勞碌一生,與煩惱糾纏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輪回不息。

  世間萬事做得適中,即成功立業(yè)。物用之得適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適即人盡其才。時(shí)、地、人、都恰到好處,即事事皆通,否則事事都障礙。世間事事物物皆須靠我

  禪宗的祖師,往往一言半句即開啟人的智慧—開悟。有人一生埋在禪堂里,埋在經(jīng)典里參研,都不能開悟何故?機(jī)緣也、善根也、智慧也、對機(jī)對法,遇緣即應(yīng)。否則多費(fèi)工夫也沒有受用,所以佛法一點(diǎn)點(diǎn)都很能受用,無善根無緣分的人再多亦沒有用。

  有些不法的人說:‘德行一斤值多少錢?’他們視道德良善一文不值!可是對于修行的人來說,德行乃是無上的至寶。一樣一種東西,有的人如寶貝一樣,有的人視如糞土,這就得看人的用途了。就好像有某些信仰佛教的人說:我沒有空念佛,也沒有空用功修行,待兒女長大以后,才來好好用功。

  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shí),真的一點(diǎn)空都沒有嗎?我想不是的,都是名和利填藏滿了腦子里,那里有空呢?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dāng)做至寶,沒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dāng)做閑時(shí)的消遣品!能不能受用佛法就是在這里。能受用的人,就是一點(diǎn)一滴也當(dāng)作寶貝,而受持奉行。不能受用的人,就是聽多了,返而變成‘。本則故事意義就在這里。

僧伽斯那簡介

唐代·僧伽斯那的簡介

...〔 ? 僧伽斯那的詩(1篇)

猜你喜歡

舒坦

氣味賢中好。

豐湖 其三

明代陳子升

長堤猶憶直如弦,學(xué)士蒙恩剩賜錢。窺月似分橋廿四,徙溟誰擊水三千。

清塵漠漠銀魚影,碧草深深石馬煙。已覺春風(fēng)懸荔顆,攀枝全借燭龍然。

奉家兄里門來書二首 其一

清代金應(yīng)澍

字字披肝意倍親,開緘尚喜墨痕新。深規(guī)后輩謀偏遠(yuǎn),勉紹先型志好伸。

千古功名猶易得,一家孝友最難真。渭陽忽憶平津館,宅相還欣有替人。

讀莊七首 其六

程千帆

惠施過孟諸,莊周棄馀魚。濠梁雖共游,蹤跡亦略殊。

窮達(dá)與貧富,夜旦相代居。爭關(guān)夢覺間,栩栩復(fù)蘧蘧。

送仲猷北歸二首 其二

宋代朱松

欲尋當(dāng)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shí)青。

丁寓田家有贈

唐代王維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里,群動(dòng)從所務(wù)。農(nóng)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