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望木瓜山

望木瓜山

[唐代]:李白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望木瓜山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早晨起來看見太陽升起,傍晚時分看見歸鳥還巢。

身在異鄉(xiāng)內心本已酸楚,何況還面對著木瓜山。

注釋

木瓜山,在貴陽縣木瓜鋪。木瓜: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果實長橢圓形,其味酸。

望木瓜山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是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游覽池州,在青陽望木瓜山而作。木瓜山在青陽縣木瓜鋪。木瓜山,今安徽貴池縣與湖南常德縣都有木瓜山。一云木瓜山位于湖南常德府城東七里,李白謫夜郎過此而作,誤。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5 .

2、常秀峰 .李白在安徽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0年09月第1版 :181-182 .

3、舒蕪選注 .李白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4年08月第1版 :127 .

望木瓜山鑒賞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運用鋪敘手法,描繪出一幅早見蒸蒸日出、晚見歸鳥還巣的憂傷感懷圖,詩人觸景生情:見日出,見棲鳥,不見眾鳥,不見孤云,表達出詩人無可奈何的孤寂心聲。正如白居易《夜雨》:“我有所感人,隔在遠遠鄉(xiāng)。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的無限向往和百結愁腸。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寫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內心本已酸楚,再看到木瓜山,想起酸澀的木瓜,心中就更酸了。“客心”、“酸楚”是詩歌中的意境情感,“木瓜山”,是詩歌中的形象事物。這三個詩詞,有清晰有模糊,有實體有虛象,有眼里的更有心中感悟的,使得詩歌的語言凝練,渲染氛圍,加深詩人客居酸楚之感。

  此詩語極平常,而意甚含蓄,字字辛酸。詩人觸景生情:早見蒸蒸日出,而悲自已窮途潦倒,想要過神仙那樣的無拘無束的生活,然而真當他處于寂寞境地的時候,又難免生出許多憂傷和悲愁。晚見歸鳥還巣,而悲自已去國離鄉(xiāng),看透了現實世界的混沌,想起各種人情世故,更增一份凄楚。木瓜味酸苦,詩人望見木瓜山而感懷身世,感觸漂泊生活的孤寂,內心倍感酸楚,流露出李白憂傷悲愁的情感。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江上行三十首 其十三

明代鄧云霄

月落西風急,秋螢點點流。卻疑江上女,半夜弄珠游。

一春苦旱因成一章

陳振家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

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

九效 其五 醫(yī)國

宋代葛立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y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

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

哀鄰家

石介

鄰家不選翳,翳無救病術。

朝一翳工人,暮一翳工出。

一叢花

清代陸求可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

時秋積雨霽

宋代毛直方

醞釀豐年付老農,挽回涼信報詩翁。

巫山久暗埋寒碧,湘水初明浴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