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楊朝英的詩 > 水仙子·燈花占信又無功

水仙子·燈花占信又無功

[元代]:楊朝英

燈花占信又無功,鵲報佳音耳過風。繡衾溫暖和誰共?隔云山千萬重,因此上慘綠愁紅。不付能博得個團圓夢,覺來時又撲個空。杜鵑聲啼過墻東。

水仙子·燈花占信又無功譯文及注釋

譯文

燈花預報的吉兆再一次毫無應驗,喜鵲傳來的歸信不過如清風吹過耳邊。繡被兒溫暖卻少一個人做伴。他此刻遠在萬水千山之外,使我猶如這暮春一樣凋殘。好不容易剛能在夢里團圓,醒來卻發(fā)現(xiàn)是一場空歡,只聽得墻東杜鵑在聲聲啼喚。

注釋

燈花占信:古人以燈花為吉兆。

鵲報佳音:《西京雜記》:“乾鵲噪而行人至?!?/p>

不付能:剛剛能。

覺來時:醒來時。

杜鵑聲:杜鵑啼聲如“不如歸去”。

水仙子·燈花占信又無功鑒賞

  油燈芯爆結(jié)成花形,喜鵲在窗外啼叫,這一切只有閨中的有心人才會注意到,并將它們作為占卜的吉兆。然而,“又無功”說明帶來的失望遠不止一次,“耳過風”也說明一回回“佳音”的靠不住。三、四、五三句,補明了閨中人占信卜兆的緣由,是丈夫遠出,獨守空閨,“因此上慘綠愁紅”?!皯K綠愁紅”本是暮春的大自然景象,曲中用來代替人物心境,頗為新警。結(jié)尾三句以好夢驚殘、愁聽鵑聲的特寫,坐實了她對丈夫的思念與獨居的悲傷。全曲皆以思婦的口吻表出,似斷似續(xù),忽東忽西,如聞喁喁泣訴,十分動人。

  這首小令寫思婦的閨怨,多用婉曲之筆代替平直的陳述,如以燈花占信無功、鵲報佳音成空,表現(xiàn)良人久出不歸,以“慘綠愁紅”代表內(nèi)心的凋殘悲傷,以“杜鵑聲啼過墻東”,暗示思婦對行人“不如歸”的期盼,等等。施展這類的小巧是散曲的擅長,而在閨情、閨怨題材中,恰可起到使情致更為綿邈婉曲的增飾作用。

楊朝英簡介

唐代·楊朝英的簡介

元代文學家,生卒年及生平事跡均未詳,《錄鬼簿》及《錄鬼簿續(xù)編》皆失載。青城(青城縣有二,一在今山東,一在今四川,論者多以為楊朝英是)人。曾任郡守、郎中,后歸隱。他最重要的貢獻是選錄元人散曲,輯為《樂府新編陽春白雪》、《朝野新聲太平樂府》二集,人稱“楊氏二選”。選輯認真,搜羅甚富,元人散曲多賴以傳世,“二選”是研究元代散曲的重要資料。同時他也是一位散曲作家,作品存小令約27首,見于“二選”中。

...〔 ? 楊朝英的詩(14篇)

猜你喜歡

繞佛閣 其二 東堂月夜,疊前韻

清代樊增祥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來共鷗語。茶夢圓否。欲圓又破,梁間燕兒絮。

小園一畝。梧竹影里,窺見河鼓。風葉掀舞。小荷墮粉,徘徊不能去。

至牛渚憶魏少英詩

王僧孺

楓林曖似畫,沙岸凈如掃。空籠望懸石,回斜見危島。

綠草閑游蜂,青葭集輕鴇。徘徊洞初月,浸淫潰春潦。

隱士五首 其一 楚狂

明代程敏政

天王不西狩,列國多游士。楚狂獨何人,長歌向夫子。

慷慨鳳德衰,當已胡弗已。晏歲草木蕃,吾道亦云否。

學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其四

宋代蘇轍

紈扇新裁冰雪馀,清風不隔纻羅疏。飛升漫寫秦公子,榮謝應憐漢婕妤。

中書侍郎傅公挽詞 其二

宋代范祖禹

洛社瞻賢躅,書筵繼老成。聲容陪夙昔,論議想平生。

節(jié)與盤山峻,名隨沇水清。草堂空舊隱,松月為誰明。

自太湖至省宿茶鋪嶺

明代王澤

缺月耿初夕,荒寒野店開。松聲一枕落,茅屋萬山堆。

愁豈掃能去,春還遲不來。思親今夜夢,已近半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