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子容的詩 > 長安早春

長安早春

[唐代]:張子容

開國維東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樂建寅春。

雪盡黃山樹,冰開黑水津。

草迎金埒馬,花伴玉樓人。

鴻漸看無數(shù),鶯歌聽欲頻。

何當桂枝擢,還及柳條新。

長安早春譯文及注釋

譯文

建國立都對應(yīng)著東井星宿,城池從北辰處開始延伸。

百姓們都在歌頌太平盛世,共同沉浸于正月歡樂春。

黃山樹上的冬雪已經(jīng)化盡,黑水渡口堅冰也已消融。

金溝邊青草叢生如迎春到,香花開放陪伴玉樓美人。

眼前無數(shù)鴻鳥在空中飛翔,黃鶯頻頻傳來美妙歌聲。

什么時候能在科舉中登第,回家還趕得上柳條清新。

注釋

開國:指建國立都。維:連結(jié)。一作“移”。東井:星宿名,位處銀河之東,也稱井宿。維東井,指唐都長安與東井對應(yīng)。

起:一作“對”。北辰:指北極星。

咸:全,都。

建寅:指夏歷正月。

雪:一作“云”。黃:一作“青”。

黑水:此指渭水。津:渡口。一作“濱”。

金埒(liè):指用金堆成的矮墻。

伴:一作“醉”。玉樓:華麗的樓。

鴻漸:謂鴻鵠飛翔從低到高,循序漸進。

歌:一作“聲”。

桂枝擢(zhuó):喻指科舉及第。

還:指歸家。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72

2、彭國忠 等.唐代試律詩.合肥:黃山書社,2006:6-7

長安早春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文苑英華》卷一八一編入“省試”類,是作者參加科舉考試時所作的試律詩??甲髡呱?,可知此詩為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春作者在長安應(yīng)進士舉時所作。

參考資料:

1、彭國忠 等.唐代試律詩.合肥:黃山書社,2006:6-7

長安早春鑒賞

  此詩是命題寫景之作,亦是試律詩的主要題材之一。首二聯(lián)從正面破題,但并非直接點破,而是以“東井”“北辰”破“長安”,以“建寅春”破“早春”,且同時總起全詩。三聯(lián)承寫詩題中的“早春”二字,描寫冰消雪融之景。四聯(lián)具體描摹的是早春時節(jié),草長花開之景,且又加入了人們游春的活動?!坝薄鞍椤倍侄加昧藬M人手法,賦予花草以人格色彩,使它們顯得如此有情、可愛。相對于四聯(lián)主要描寫植物,五聯(lián)描寫的卻是春天動物的活動。此聯(lián)上句是遠景的描述,下句由視覺轉(zhuǎn)入聽覺,描寫了黃鶯的啼鳴。末聯(lián)表面上仍寫春色,實際上是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早日登第出仕,以有所作為的理想和抱負,也表現(xiàn)了作者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張子容簡介

唐代·張子容的簡介

張子容

張子容,襄陽人(今屬湖北),又名張五。生卒年均不詳,約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前后在世。先天元年(712)舉進士,仕為樂城令,開元中謫為東城尉。又曾官晉陵尉。初,與孟浩然同隱鹿門山,為死生交,詩篇唱答頗多。復值亂離,流寓江表。后竟棄官歸舊業(yè)以終。子容為詩興趣高遠,為當時文士所稱,有詩集傳于世。

...〔 ? 張子容的詩(19篇)

猜你喜歡

漁家傲 一首李公求

金朝王哲

圣老子元姓李。今正是遺風起。向他方求出離。明位。從坎暗清涼地。便施仁兼富義。還略敘閑中意。內(nèi)無心真活計。分美。都水火須交濟。

次韻和石學士見寄十首

宋代宋庠

榮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劇春熙。

須知散櫟無庸日,方到群材構(gòu)廈時。

南轅雜詩一百八章 其四十三

清代姚燮

秦塵起關(guān)朔,西挾太行走。排風入東界,齊魯遍蒼狗。

高天掛木葉,白日墮星斗。奔車陷低穴,驚馬折其首。

過故洛陽城

宋代司馬光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趙郭八景為郭學憲舜舉賦 其六 斜林牧笛

歐大任

會稽人去謝浮名,曾著貂裘采藥行。醉后騎牛吹短笛,西林今聽兩三聲。

韓文公釣臺

明代張詡

釣石起千仞,滄波一掌平。伊人垂釣處,月白更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