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姜夔的詩 >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

[宋代]:姜夔

己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

春點疏梅雨后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市橋攜手步遲遲。

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fēng)落靨不成歸。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淳熙十六年,客居吳興,收燈夜百無聊賴,記錄與友人俞商卿漫步吳興街頭所見。

江南的早春,霏霏細(xì)雨浸潤梅枝。雨后枝葉像被春色點染,愈見青翠。剪燈之后,元宵的歡樂就告結(jié)束,個個都心存惦念,冒著料峭春寒,最后一次涌上街市觀賞花燈。與朋友攜手漫步,也徜徉于燈市街橋。

花燈點燃起來,舞燈的隊伍表演起來,人們的情緒更加高漲,觀燈的人也更加多起來。玉笙鳳簫歡快的曲調(diào)一直奏響到更深夜闌??駳g的人們在拂面春風(fēng)中徹夜歌舞,留連不歸。

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小令,又名《滿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紗的故事而得名。雙調(diào),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后三句,兩平韻。

己酉: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

吳興:舊郡名,宋代為湖州,即今浙江湖州。

收燈:指正月十六日夜,燈節(jié)結(jié)束的那一天,這是南宋放燈的風(fēng)俗。

俞商卿:白石之友:名灝,字商卿,世居杭州,晚年于西湖九里松筑室,作《青松居士集》。

翦燈心事:收燈。峭(qiào)寒:料峭寒氣。

蜜炬:蠟燭。蜜炬來時,指秉燭而游。

吹徹:言笙聲不已。夜何其:夜已何時。

東風(fēng)落靨:此處比喻東風(fēng)將梅花瓣吹落的樣子。靨(yè),面頰上的微渦。

參考資料:

1、韓經(jīng)太.王維若評注,姜夔詞: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2.11:第66頁

2、陶爾夫,胡俊林,楊燕著.姜張詞傳 姜夔、張炎: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122頁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正月十六日,收燈之夜詞人百無聊賴,故與友人俞商卿漫步吳興街頭,因記所見。

參考資料:

1、韓經(jīng)太.王維若評注,姜夔詞: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2.11:第66頁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后枝鑒賞

  上片首二句寫未出觀燈前的寂寞心情。“春點疏梅雨后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兩句,真所謂“清空而義騷雅”。于情意講,惜梅心事,乃嘆息于春來匆匆,不過一般傷春意緒而已。但所謂“翦燈心事”,引出李商隱《夜雨寄北》情景,言外自有許多令人想象處:此處是否也有類似李商隱那樣的意思,比如:“何當(dāng)共剪兩窗燭,卻話春點雨梅時?”何況,首句“春點”所塑造的“春點疏梅雨后枝”的意象,非常詩意化,清寒寂寥中帶來幾分雅潤清麗,很耐品味。

  第三句寫出行?!笆袠驍y手步遲遲”,“遲遲”兩字寫出層層心意,白石此行因收燈后百無聊賴引起,友人俞商卿呼之乃出,俞商卿不呼他人而單喚白石,顯然兩人情誼非同尋常,在舉城喧鬧過后攜手漫步,正是友人彼此交心的最佳時刻,步履緩慢,交談喁喁,生怕急促的腳步破壞了這份心靈間的寧靜。

  下片首二句寫元宵燈市的熱鬧場面:蜜炬,是所見;笙歌,是所聞。結(jié)句寫看燈的人樂而忘返,到夜深不肯歸去。玉箏嗚嗚,江梅點點,行行走走,好不愜然??上б魂嚃|風(fēng)吹來,梅花吹落,望之不禁失神:“東風(fēng)落靨”一句,以美人笑靨比嬌嫩梅花,韻致清絕,思之如圃,美不勝收。

  從整體看,這首小詞是寫元宵節(jié)收燈之夜作者與友人在吳興街頭散步所見。雨后疏梅著花,春寒料峭,街頭燈燭照耀,笙樂不停,直到夜深人們還遲遲不歸。

  全詞用正面白描,勾畫出燈節(jié)的熱鬧氣象。

姜夔簡介

唐代·姜夔的簡介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xué)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tài)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zhuǎn)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jì)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yán)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shù)全才。

...〔 ? 姜夔的詩(297篇)

猜你喜歡

田家謠

宋代釋文珦

東坡粟已黃,西疇稻堪獲。

農(nóng)家慶豐年,茅茨舉杯酌。

瑤華 感事作

問云

東風(fēng)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fā)。

狄梁公祠次匏庵韻

明代王鏊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補(bǔ),檿弧無驗鬼空號。

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dāng)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云高。

有人示山水畫卷以為元暉作求詩

宋代戴表元

硯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斕斑今亦無。

一塢亂云濃似漆,春風(fēng)吹夢過西湖。

贛州豐樂長老惠宣寫予真戲贊時年七十三

宋代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復(fù)識,形容變盡鬢皚皚。

古城田

明代殷奎

仆子中夜起,將牛耕古城。古城古人筑,古城今人耕。

古人誰復(fù)在,古城今人平。黃蒿上莽蒼,白骨下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