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對芙蓉·上元
金菊對芙蓉·上元。清代。納蘭性德。 金鴨消香,銀虬瀉水,誰家夜笛飛聲。正上林雪霽,鴛甃晶瑩。魚龍舞罷香車杳,剩尊前、袖掩吳綾??裼嗡茐?,而今空記,密約燒燈。追念往事難憑。嘆火樹星橋,回首飄零。但九逵煙月,依舊籠明。楚天一帶驚烽火,問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殘酒,闌珊燈灺,別自關情。
金鴨消香,銀虬瀉水,誰家夜笛飛聲。正上林雪霽,鴛甃晶瑩。魚龍舞罷香車杳,剩尊前、袖掩吳綾??裼嗡茐簦窨沼?,密約燒燈。
追念往事難憑。嘆火樹星橋,回首飄零。但九逵煙月,依舊籠明。楚天一帶驚烽火,問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殘酒,闌珊燈灺,別自關情。
金菊對芙蓉·上元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鴨型的香爐飄香,計時用的銀虬在不停地傾泄著流水(意即時間流逝),今夜是誰家的笛聲飛泄而出?帝王之宮苑園囿中雪止而初晴,用鴛瓦砌成的井壁晶瑩冰冷。魚龍雜戲演出完畢后你(所思之人)所乘之車遠去,只剩下樽前袖子掩住了(拭淚的)吳綾??此瓢V狂的游玩如夢幻一般,而現(xiàn)在只記得與你秘密相約在元宵之夜的燈火下。
追憶懷念往事又苦于無所憑借??帐强畤@元宵日的燈事之景,回首自己內心只是飄零,情無所托。京城之通衢大道上,煙云繚繞,月色朦朧,燈籠所發(fā)出的光依舊明亮。而江南一帶正有戰(zhàn)事,而今晚那樣的月色可否照在江城?小窗下酒降酌盡,燈火將盡,燭光微弱,這樣的情景,(那樣的往事)總是讓人動情。
注釋
①上元:上元節(jié)。我國古代以農歷正月十五日為祭日,祀太一之神,唐宋時期以當天為上元節(jié),其夜晚稱元宵,又稱元夕?!秹袅轰洝ぴ吩疲荷显?,京城扎燈山,豪門貴族也“裝點亭臺,懸掛玉珊,異巧華燈,珠簾低下,笙歌并作?!?/p>
②金鴨二句:金鴨,鑄為鴨形之銅香爐。古人多用以薰香或取暖。此處指薰香。毛熙震《小重山》:“紅羅帳,金鴨冷沉煙?!薄°y蛇,銀漏、虬箭。古代一種計時器,漏壺中有箭,水滿而箭出,箭上有刻度,因以計時,又箭上刻有虬紋,故稱。唐王勃《乾元殿頌序》:“蟬機撮化,銅渾將九圣齊懸:蛇箭司更,銀漏與三辰合運?!?/p>
③上林雪霽:上林,上林苑,秦、漢時長安、洛陽等地之皇家宮苑,后泛指帝王之宮苑園囿。雪霽雪止而初晴。甃(zhòu):磚砌的井壁。
④魚龍二句:魚龍舞,古雜戲。唐宋時京城于元宵節(jié)盛行此戲,亦稱魚龍雜戲,又稱魚龍百戲。梁元帝《纂要》云:“百戲起于秦漢,有魚龍漫衍?!笕斯肢F,舍利之戲”《漢書·西域傳贊》:“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鳖亷煿抛ⅲ骸奥苷撸磸埡狻段骶┵x》所云‘巨獸百尋,是為漫延’者也?!◆~龍者,為舍利之獸,先戲于庭極,畢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漱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八丈,出水敖戲于庭,炫耀日光?!段骶┵x》云:‘海鱗變而成龍’,即為此色也。”柳永《破陣樂》:“繞金堤,曼衍魚龍戲,簇嬌春羅綺,喧天絲管?!薄∠丬嚕^女人所乘之車?!蔷c:指產于余杭(今杭州)一帶的絲織品。
⑤燒燈:即燃燈。古詩詞中專指元宵之夜的燈火。晏幾道《生查子》:“心情慵剪彩,時節(jié)近燒燈。”
⑥火樹星橋:形容元宵日,燈事之景。
⑦九逵煙月:謂京城之通衢大道上,煙云繚繞,月色朦朧?!【佩樱┏侵蟮??!』\明,指月色微明。
⑧楚天句:謂江南一帶正有戰(zhàn)事。楚天,本指楚地的天空,后泛指南方的天空。
⑨闌珊燈灺(xie}:指燈火將盡,燭光微弱。灺,同“炧”,燒殘的燈灰。
⑩關情:動情。張先《江南柳》:“令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p>
參考資料:
1、納蘭詞評注.徐燕婷,朱慧果: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4年1月
金菊對芙蓉·上元創(chuàng)作背景
從“楚天一帶驚烽火”句看,此篇大概作于康熙二十年(1681)即三藩平定以前。這首詞是抒寫上元之日的感懷之作。
參考資料:
1、張秉戍?。{蘭詞箋注:北京出版社,2005-5-1
金菊對芙蓉·上元鑒賞
《金菊對芙蓉》,這個詞牌華美而清妍。題副是“上元”,由詞題看是詠節(jié)序。此類詩詞是比較難寫的,南宋的張炎曾慨嘆:“昔人詠節(jié)序,不唯不多,付之歌喉者,類是率俗?!焙笥袆⒂罎凇对~論》中言:“詠節(jié)序風物之作‘貴能直寫我目、我心此時、此際所得?!比萑暨@篇則是以詠節(jié)為蓄,實乃懷人之想,予景于情,清朗自然,婉轉流深,情深意切。
上元佳節(jié),本是團圓歡聚的日子,這更讓敏感多情的容若黯然神傷。容若思念著見陽,那個可以互訴衷腸把酒言歡的兄長知己,正身處戰(zhàn)火紛飛之中。戰(zhàn)地太過兇險,隨時將有性命之憂,所以,他那細膩盛烈的心意中之深深牽念如何做的到獨善其身呢?縱使再多書信,再多詩詞,亦消融不了那一刻他心頭凝結的悲涼愁緒。那,便是感人千古的義重如山啊。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二月十二日過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馬頭嶺,鑄兵殘灶。屈氏子孫出示先生遺像,謹題二首 其一
: 黃節(jié)
式閭過里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xiāng)。一族義聲存廢灶,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