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納蘭性德的詩 >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清代]:納蘭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銀箋別夢當(dāng)時句,密綰同心苣。為伊判作夢中人,索向畫圖清夜喚真真。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天的景致又到了梨花零落的時候,夕陽西下,黃昏降臨,卻不知道人間尚有人相思惆悵,不能自已。

曾經(jīng)濃情蜜意,海誓山盟。為了她甘愿做夢中之人,于是整日對著她的畫像呼喚,希望能以至誠打動她,讓她像“真真”那樣從畫中走出來與我相會。

注釋

虞美人:詞牌名。此調(diào)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

梨花薄:謂梨花叢密之處。薄:指草木叢生之處。

不道:猶不管、不顧。招魂:招生者之魂?!冻o》有《招魂》篇,漢王逸題解:“宋玉憐哀屈原忠而斥棄,愁懣山澤,魂魄放佚,厥其將落。故作《招魂》,欲以復(fù)其精神,延其年壽?!?/p>

銀箋(jiān):涂有銀粉的箋紙。

同心苣(qǔ):相連鎖的火炬狀圖案花紋,亦指織有這種圖案的同心結(jié)。古人常用以象征愛情。

判作:甘愿作。

索:猶應(yīng),須,得。真真:美人之代稱。此處借指所思之情人或妻子。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納蘭詞 插圖本:鳳凰出版社,2012.05:第178頁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至早當(dāng)作于康熙十七年。詞人目睹“春來梨花開,風(fēng)去梨花落”的情景,聯(lián)想到了亡妻盧氏,為了表達(dá)對亡妻的思念之情,作下此詞。

參考資料:

1、唐譯編著.圖解納蘭詞: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14.10:第238頁

2、閔澤平編著.納蘭詞全集 匯編匯評匯校:崇文書局,2012.03:第58頁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鑒賞

  同心苣是織有相連的火炬形圖案的同心結(jié),和記載了誓言的素箋一樣是愛情的信物。這些現(xiàn)實的東西無時無刻不對容若證明著當(dāng)初的恩愛歡娛。面對這些幾乎要倉皇而逃的容若,趕緊由實入虛,用“清夜喚真真”之典,寫想象中的情景。容若似乎幻想著像傳奇故事中那樣,只要長喚不歇,伊人就會從畫圖上走下來和自己重聚。傳說中,書生迷上畫屏中的女子,奈何其不能來到世上,只可癡癡長喚。后書生得高人指點,喚百日后,灌以百家彩灰酒,真真出現(xiàn)在眼前了。幸福生活開始了,兩人有了孩子,如此美滿了也是很好的罷??v使情深,書生還是受到了別人的影響,取了劍想除去來路不明的真真。真真心亦冷去,只攜子離開,重入畫屏,再不出來。清夜長喚,也僅是沉默的傷透了的畫中人了。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過德清石壁故居二首 其二

宋代韓淲

世事身心水一杯,是非膠擾付蚊雷。吾生只合閒蕭散,多少年光節(jié)物摧。

送王正仲長

宋代梅堯臣

汴渠溯復(fù)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

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

滕縣

明代楊起元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復(fù)斯來,甫田昔為佃。

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

看花回 記少年事

清代楊玉銜

草草庖廚著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rèn)桂枝、量記窗棱。

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老覺巖阿有舊盟。鶴友猿朋。

山腳散步由舍北歸

宋代陸游

空碧升團月,江郊弄夕霏。

生涯今始是,年事古猶稀。

寄山僧

唐代張喬

閑倚蒲團向日眠,不能歸老岳云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惟有長松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