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白居易的詩 > 重陽席上賦白菊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重陽席上賦白菊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么孤獨。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釋

郁金黃:花名,即金桂,這里形容金黃色的菊花似郁金黃。

孤叢:孤獨的一叢。

白頭翁:詩人自謂。

重陽席上賦白菊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晚年時在一個重陽日與客飲酒賞菊有感而作,約作于大和九年(835年)。

參考資料:

1、謝思煒.白居易詩選:中華書局,2005:192-193

重陽席上賦白菊鑒賞

  白居易這首《重陽席上賦白菊》詩寫得新穎而別致,詞約而意豐。全詩表達了詩人雖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饒有情趣。

  題為“賦白菊”,詩開頭卻先道滿園的菊花都是金黃色?!皾M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边@是用陪襯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叢”更為突出,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那一點紅色也就更加顯目了?!皾M”“郁”與“孤”兩相對照,白菊更為引入注目?!吧扑鄙鷦拥谋扔?,描繪了白菊皎潔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兩句:“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人少年場?!痹娙擞苫?lián)想到人,聯(lián)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貼切,看似信手拈來,其實是由于詩人隨時留心觀察生活,故能迅速從現(xiàn)實生活中來選取材料,作出具體而生動的比喻。這一比喻緊扣題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結句“白頭翁人少年場”,頗有情趣。白菊雖是“孤叢”,好似“白頭翁”,但是卻與眾“少年”在一起,并不覺孤寂、蒼老,仍然充滿青春活力。

白居易簡介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猜你喜歡

導引·鼎湖龍遠

兩漢佚名

鼎湖龍遠,九祭畢嘉觴。遙望白云鄉(xiāng)。簫笳凄咽離天闕,千仗儼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寶室萬年藏?;市淖纺剿紵o極,孝饗奉烝嘗。

福州長溪樂山王居士遣兒惟惺投師薙發(fā)寫師頂

宋代釋普濟

瘦骨棱層一擔夫,幾年寥落在江湖。

面皮捩轉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夕霞 其二

明代徐渭

明霞爛且都,雨歇霽霄鋪。萬國樓臺莫,孤村煙火晡。

波鱗銷琥珀,海色上珊瑚。一抹須彌翠,胭脂月鏡孤。

陳仲怡刺史留飲寓齋看燈屏同李蘧門作

清代吳敬梓

煙綃霧縠稱絲絕,中含火齊光皎潔。鯨魚鱗甲動蚖膏,秀華掩映管弦咽。

風流太守解組歸,愛客開樽燈月煇。滅燭留髡客不去,不知門外雪霏霏。

秭歸屈原墓

朱帆

汨水騷人骨,還鄉(xiāng)瘞秭歸。巫山鄰楚女,香澗近明妃。

莫道文章顯,須知愿向非。可憐詩共酒,長與世相違。

無題五首 其一

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fā)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