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楊萬里的詩 > 宿靈鷲禪寺

宿靈鷲禪寺

[宋代]:楊萬里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終夜鳴。

流到前溪無半語,在山做得許多聲。

諷刺 

宿靈鷲禪寺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夜宿山寺,夜半聽見水聲,誤為下雨了,待清晨起來出門一看,才發(fā)現(xiàn)天空晴朗,原來昨夜的聲音并非雨聲,而是急湍而下的山泉發(fā)出的聲音,終夜響個不停。

順流而行,發(fā)現(xiàn)山泉在半山坡流下時叮咚作響,流入山下溪水后,由于水路寬平,就不再像在山里那樣因水流曲折而發(fā)出沖激的聲音。

注釋

靈鷲禪寺:又名寶積善院。位于江西省廣豐縣永豐鎮(zhèn)東北36里的社后鄉(xiāng)靈鷲山下。僧明道、智開創(chuàng)建于唐元和年間(806—820)。宋、明、清幾經(jīng)廢興,規(guī)模達9棟13廳,寺僧百余人?,F(xiàn)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齋堂、寮房等。有僧駐錫。曾被列為江西省14座重點佛教古寺之一。

“流到”二句:指前溪水深面闊,不像在山里因曲折而易致沖激作聲。唐杜甫《佳人》詩:“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迸c此詩含意相近。后人因把“在山”、“出山”比喻在野、在朝。

參考資料:

1、章楚藩 等.楊萬里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105-108

宿靈鷲禪寺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是詩人于淳熙六年(1179年)自常州西歸故鄉(xiāng)吉水途中所作,當(dāng)時詩人入永豐界后行經(jīng)并投宿于靈鷲禪寺。

參考資料:

1、章楚藩 等.楊萬里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105-108

宿靈鷲禪寺鑒賞

  此詩第一句“初疑夜雨忽朝晴”,寫詩人夜宿山寺,聽到屋外水聲,初疑夜雨,待次日早晨起來,才知夜里根本沒有下雨。一個“疑”字,暗示詩人當(dāng)時未嘗實地觀察,“夜雨”的判斷乃是出于推測,這就為以下“忽朝晴”三字留下余地,顯得極有分寸。

  “夜雨”的錯覺來自第二句:“乃是山泉終夜鳴?!痹瓉頂_了詩人一夜清夢的原來是急湍而下的山泉。山泉下瀉,沖擊山石,終夜響個不停。在睡意朦朧中產(chǎn)生某種錯覺,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此句是符合生活邏輯的。

  第三句緊承上句,進而寫出山之后的山泉在山中“終夜鳴”,那是因為水道彎曲不平,故而潺潺作響。這一句說山泉“流到前溪無半語”,那是因為河床變得寬闊平坦,故而靜寂無聲??梢娪捎谒幁h(huán)境的改變,同一種事物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

  末句“在山做得許多聲”,是詩人針對上述事實所發(fā)的議論。冷冷一語,諷刺辛辣有力,有如畫龍點睛,全詩的主旨在這句議論中被明白地點了出來。從字面上看,詩人譏諷的對象是山泉,其實弦外有音,別有深意。它諷刺了那些在做官前指點江山,高談闊論,慷慨激揚,憂國憂民,但是一但掌握了權(quán)力,有了一定地位,就和其他昏官一樣尸位素餐、了無建樹了。此詩說明很多官員一但成了利益既得者,就把自己的抱負和群眾利益拋于腦后了。

  此詩在藝術(shù)上很有特色。第一,它采用了傳統(tǒng)的“比”的手法,借事寓意,以物比人,構(gòu)思十分巧妙。第二,敘述與議論有機結(jié)合,使議論立足于具體事件的基礎(chǔ)上。第三,語言平易淺近,筆調(diào)幽默輕快。

楊萬里簡介

唐代·楊萬里的簡介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 ? 楊萬里的詩(4083篇)

猜你喜歡

無題五首 其一

唐代王翰

惆悵昨宵夢,千思與萬思。黃河流入海,豈有上天時。

題零陵石屏 其一

舒岳祥

大山插洪瀾,定是關(guān)仝筆??V素不能永,壁石寫雄逸。

念奴嬌?巴山坐雨,久不得舍弟書

近代陳匪石

夜來風(fēng)雨,信天涯、一樣清明寒食。冶翠嬌紅渾見慣,夢里鄉(xiāng)愁如織。

冢臥狐貍,灰飛蝴蝶,到處殘鵑泣。空城潮打,東邊淮月無色。

道無情

尹志平

九九嚴(yán)凝冰結(jié)。山后朔風(fēng)凜冽。西去意如何。***。道友一聲珍重。慎勿使他心動。志氣要平和。道無魔。

夜酌

宋代陸游

我有一瓢酒,與君今夕同。

鳴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風(fēng)。

舟中讀書

清代蔣士銓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

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