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葛生

葛生

[兩漢]:佚名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

葛生譯文及注釋

譯文

葛藤覆蓋了一叢叢的黃荊,野葡萄蔓延在荒涼的墳塋。我的親密愛人長眠在這里,誰和他在一起?獨守安寧!

葛藤覆蓋了叢生的酸棗枝,野葡萄蔓延在荒涼的墳地。我的親密愛人埋葬在這里,誰和他在一起?獨自安息!

他頭下的角枕是那樣光鮮,身上的錦被多么光華燦爛!我的親密愛人安眠在這里,誰和他在一起?獨枕待旦!

沒有你的日子里夏天煎熬,冬夜是那樣漫長難耐孤寒。終有一天我也要化作清風(fēng),隨你而來相會在碧落黃泉!

沒有你的日子里冬夜漫漫,夏天是那樣漫長尤感孤寂。終有一天我也要化為泥土,隨你而來相聚在這塊寶地!

注釋

葛:藤本植物,莖皮纖維可織葛布,塊根可食,花可解酒毒。

蒙:覆蓋。楚:灌木名,即牡荊。

蘞(liǎn):攀緣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藥,有白蘞、赤蘞、烏蘞等。

予美:我的好人。鄭箋:“我所美之人。”朱熹《詩集傳》:“婦人指其夫也?!蓖龃耍核烙诖颂?,指死后埋在那里。

棘:酸棗,有棘刺的灌木。

域:墳地。毛傳:“域,營域也?!瘪R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營域,或作塋域,古為葬地之稱?!墩f文》:‘塋,墓地也’是也?!?/p>

角枕:牛角做的枕頭。據(jù)《周禮·王府》注,角枕用于枕尸首。粲:同“燦”。

錦衾:錦緞褥。聞一多《風(fēng)詩類鈔》:“角枕、錦衾,皆斂死者所用?!睜€:燦爛。

旦:天亮。朱熹《詩集傳》:“獨旦,獨處至旦也。”一說旦釋為安,聞一多《風(fēng)詩類鈔》:“旦,坦?!薄疤?,安也?!?/p>

夏之日、冬之夜:夏之日長,冬之夜長,言時間長也。

其居:亡夫的墓穴。下文“其室”義同。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fēng).北京:中華書局,2015:238-240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36-239

葛生創(chuàng)作背景

  關(guān)于此詩的主旨可直接從文本出發(fā),將詩作的歷史年代、社會背景乃至男詞女詞等不能根據(jù)文本得出結(jié)論的問題撇開,在較寬泛的意義上解說此詩,視之為一首普通的悼亡之作,更具有本質(zhì)性的興發(fā)感動力。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fēng).北京:中華書局,2015:238-240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36-239

葛生鑒賞

  全詩五章,每章四句,從結(jié)構(gòu)上看,可分兩大部分,前一部分為有“予美亡此”句的三章,后一部分為有“百歲之后”句的兩章。對后一部分是用賦法,諸家無異議,但對前一部分,除第三章皆認(rèn)為是賦外,第一、二兩章卻有“興”、“比而賦”、“賦”等三種說法?!案鹕沙?,蘞蔓于野(域)”兩句,互文見義,都既有興起整章的作用,也有以藤草之生各有托附比喻情侶相親相愛關(guān)系的意思,也有對眼前所見景物的真實描繪,可以說是“興而比而賦”。這一開篇即出現(xiàn)的興、比、賦兼而有之的意象,設(shè)置了荒涼凄清、冷落蕭條的規(guī)定情境,顯示出一種悲劇美作。接著,“予美亡此,誰與獨處”兩句,是表達(dá)對去世的配偶表示哀悼懷念之情。這里的比興意義是:野外蔓生的葛藤蘞莖纏繞覆蓋著荊樹叢,就像愛人那樣相依相偎,而詩中主人公卻是形單影只,孤獨寂寞,好不悲涼。第三章寫“至墓則思衾枕鮮華”(郝懿行《詩問》),“角枕、錦衾,殉葬之物也。極慘苦事,忽插極鮮艷語,更難堪”(牛運(yùn)震《詩志》)。而“誰與獨旦”如釋“旦”為旦夕之旦,其意義又較“獨處”、“獨息”有所發(fā)展,通宵達(dá)旦,輾轉(zhuǎn)難眠,其思念之深,悲哀之重,幾乎無以復(fù)加。

  后兩章,語句重復(fù)尤甚于前三章,僅“居”、“室”兩字不同,而這兩字意義幾乎無別??伤植皇呛唵蔚闹卣炉B句,“夏之日,冬之夜”顛倒為“冬之夜,夏之日”,不能解釋為作歌詞連番詠唱所自然形成,而是作者刻意為之。兩章所述,體現(xiàn)了詩中主人公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永無終竭的懷念之情,閃爍著一種追求愛的永恒的光輝。而“百歲之后,歸于其居(室)”的感慨嘆息,也表現(xiàn)出對荷載著感情重負(fù)的生命之旅最終歸宿的深刻認(rèn)識,與所謂“生命的悲劇意識”這樣的現(xiàn)代觀念似乎也非常合拍。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東臺雜詩 其二

清代蔣春霖

海近秋先至,城空客少過。滄桑新涕淚,云物小槃阿。

樂土聊高枕,王師未止戈。雞聲催攬鏡,雙鬢已微皤。

夜讀門山靜居二先生遺集

明代唐之淳

月色讓殘雪,角聲凄斷鴻。從軍泗水上,飛夢大江東。

風(fēng)冰綴檐鐸,鄰火送春舂。臨文懷二老,清淚濕焦桐。

重寄元美 其二

明代李攀龍

南冠君子系京華,秋色傷心廣柳車。此地由來多俠客,不知誰是魯朱家。

病訊四章 其二

明代王彥泓

繡被新鴛剩半床,怕拈卮酒怕聞香。能瘳別恨無靈藥,愿駐華姿有禁方。

背冷乍溫教女弟,面痕輕舐待蕭郎。懸知乍起新妝淡,只有葵花似嫩黃。

寇恂

宋代徐鈞

王郎百萬肆憑陵,誰集漁陽上谷兵。

一剪妖氛河北定,中興從此創(chuàng)基成。

思賢書院十首 其一 青龍橋

明代孫一元

石梁無病涉,杖屨時相逢。昔聞橫空霓,今見跨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