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左思的詩 > 詠史八首·其一

詠史八首·其一

[魏晉]: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著論準(zhǔn)《過秦》,作賦擬《子虛》。

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

長嘯激清風(fēng),志若無東吳。

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

詠史八首·其一鑒賞

  左思是西晉太康時期(280-289年)的杰出作家。他的詩賦成就很高?!度假x》使“洛陽紙貴”,他的詩,謝靈運認(rèn)為“古今難比”,鐘嶸《詩品》也列為“上品”。《詠史八首》是左思詩歌的代表作,所以劉勰說:“拔萃于《詠史》”(《文心雕龍·才略》)。

  《詠史》詩,并不始于左思。東漢初年,班固已有《詠史》詩,但是,這首詩的寫法只是“概括本傳,不加藻飾”,而左思的《詠史》詩,并不是概括某些歷史事件和人物,而是借以詠懷。所以何焯說:“題云《詠史》,其實乃詠懷也。”又說:“詠史者,不過美其事而詠嘆之,概括本傳,不加藻飾,此正體也。太沖多攄胸臆,此又其變。”(《義門讀書記》卷四十六)何氏認(rèn)為左思《詠史》是“詠史”類詩歌的變體,其實這是“詠史”詩的新發(fā)展。

  左思《詠史》詩,抒寫詩人自己的雄心壯志。但是,由于門閥制度的限制,當(dāng)時出身寒門的有才能的人,壯志難酬,不得已,只好退而獨善其身,做一個安貧知足的“達(dá)士”。這組詩表現(xiàn)了詩人從積極入世到消極避世的變化過程。這是封建社會中一個郁郁不得志的有理想有才能的知識分子的不平之鳴。

  第一首寫自己的才能和愿望,可以看做是這組詩的序詩。開頭四句,寫自己的博學(xué)能文。“弱冠弄柔翰”,是說自己二十歲時就舞文弄墨,善于寫作文章了。“卓犖觀群書”,寫自己博覽群書,才學(xué)出眾。這兩句實為互體,意思是說:我二十歲時已才學(xué)出眾了,不僅善于寫作,而且博覽群書。杜甫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正是由于左思博覽群書,才能善于寫作,才能“著論準(zhǔn)《過秦》,作賦擬《子虛》”。即寫論文以《過秦論》為典范,作賦以《子虛賦》為楷模?!哆^秦論》,西漢賈誼所作,是其政論中的名篇;《子虛賦》,西漢司馬相如所作,為賦中名篇。左思著論作賦以他們的作品為榜樣,說明他的見識與才能,頗有自負(fù)的意味。

  “邊城苦鳴鏑”四句,寫自己兼通軍事。“鳴鏑”乃是戰(zhàn)斗的信號。邊疆發(fā)生戰(zhàn)爭,告急的文書飛快地傳到京城。這里,可能是指公元279年,對鮮卑樹能機(jī)部和對孫皓的戰(zhàn)爭?!稌x書·武帝紀(jì)》:“(咸寧)五年(279)春正月,虜帥樹能機(jī)攻陷涼州。乙丑,使討虜護(hù)軍武威太守馬隆擊之?!辉拢笈e伐吳……十二月,馬隆擊叛虜樹能機(jī),大破,斬之,涼州平?!狈榛鹑计穑娙穗m非將士,可是也曾讀過《司馬穰苴兵法》一類兵書。他認(rèn)為自己不僅有文才,而且也有武略,在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應(yīng)該為國效勞。

  “長嘯激清風(fēng)”四句,寫自己的志氣和愿望。詩人放聲長嘯,嘯聲在清風(fēng)中激蕩,志氣豪邁,東吳哪里放在眼中。他想,一把很鈍的鉛刀,都希望能有一割之用,自己即使才能低劣,做夢也想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xiàn)“良圖”(良好的愿望)。至于什么是詩人的“良圖”,“左眄澄江湘”四句,作了具體的回答:消滅東南的東吳,平定西北的羌胡。功成之后,不受封賞,歸隱田園。前兩句表達(dá)的是晉武帝《伐吳詔》中“南夷句吳,北威戎狄”的意思。后兩句正是他歌頌的魯仲連精神:“功成恥受賞,高節(jié)卓不群?!本透星檠?,前者雄壯,后者恬淡,這種錯綜復(fù)雜的感情是統(tǒng)一的,表現(xiàn)了詩人既渴望建功立業(yè),又不貪戀富貴的精神。

  還需要提及的是,可以根據(jù)“長嘯激清風(fēng),志若無東吳”,“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諸句確定《詠史八首》的寫作年代。晉武帝于公元279年(咸寧五年)十一月,大舉伐吳,公元280年(太康元年)三月,孫皓投降。于公元279年(咸寧五年)正月,討伐鮮卑樹能機(jī)部,十二月,大破之。所以,何焯認(rèn)為“詩作于武帝時,故但曰‘東吳’。涼州屢擾,故下文又云:‘定羌胡’”。(《義門讀書記》卷四十六)可見《詠史》八首寫于公元279年(咸寧五年)之前。

  清人劉熙載《藝概·詩概》說:“左太沖《詠史》似論體?!钡?,詩人的議論是以形象表現(xiàn)出來的,并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恰恰相反,詩中生動的形象和豐富的感情具有強(qiáng)烈的感染力量。

  此詩意氣豪邁,情感昂揚,很容易使人想起曹植。曹植詩云:“捐軀赴國難,誓死忽如歸”(《白馬篇》),“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雜詩》)。曹植為國赴難,建功立業(yè)的志愿,都被曹丕父子扼殺了,他郁郁不得志地度過自己不幸的一生。左思“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的壯志雄心,被當(dāng)時的門閥制度斷送了,所以,詩人憤怒地向門閥制度提出了控訴。

左思簡介

唐代·左思的簡介

左思(約250~305)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xué)家,其《三都賦》頗被當(dāng)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晉武帝時,因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晉惠帝時,依附權(quán)貴賈謐,為文人集團(tuán)“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員。永康元年(300年),因賈謐被誅,遂退居宜春里,專心著述。后齊王司馬冏召為記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張方進(jìn)攻洛陽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 ? 左思的詩(25篇)

猜你喜歡

請告不允時陪巡長沙歲近除矣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fēng)透客裳。

白發(fā)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jié)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xiāng)心度夕陽。

一春苦旱因成一章

陳振家

似鐵田泥難務(wù)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

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

正月四日喜許氏女得甥

明代沈周

汝寡無丁男,托命惟一女。活世真廢人,盲瘖無乃是。

今年女有育,正月利弧矢。乃是四日生,六日方聞喜。

題桃源手卷

宋代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

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

長干三臺(四首)

明代楊慎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

四月八日漫作

弘歷

浴佛傳佳節(jié),清和景尚妍。每因逢此日,不禁憶當(dāng)年。

兒女花真幻,昔今時久遷。齊云遙在望,愧我未忘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