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賈島的詩 > 劍客

劍客

[唐代]: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劍客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十年辛苦勞作,磨出一把利劍,劍刃寒光閃爍,只是未試鋒芒。

如今取出,給您一看,誰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實告我。

注釋

劍客:行俠仗義的人。

霜刃:形容劍鋒寒光閃閃,十分鋒利。

把示君:拿給您看。

劍客創(chuàng)作背景

  相傳詩人賈島在韓愈的勸說下,參加了科舉考試,一入考場,揮筆就寫,在《病蟬》詩中,痛罵:“什么黃雀、烏鴉,都一樣想害蟬。”與平曾等人一起落了個“考場十惡”的壞名。賈島心知是“吟病蟬之句”得罪了有權(quán)勢的人,可又無可奈何。便創(chuàng)作了這首自喻詩。

參考資料:

1、宋厚澤.唐詩三百首精讀故事(下冊).長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5-116頁

劍客鑒賞

  賈島詩思奇僻。這首《劍客》卻率意造語,直吐胸臆,給人別具一格的感覺。詩題一作《述劍》。詩人以劍客的口吻,著力刻畫“劍”和“劍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寫自己興利除弊的政治抱負。

  這是一把什么樣的劍呢?“十年磨一劍”,是劍客花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側(cè)寫一筆,已顯出此劍非同一般。接著,正面一點:“霜刃未曾試。”寫出此劍刃白如霜,閃爍著寒光,是一把鋒利無比卻還沒有試過鋒芒的寶劍。說“未曾試”,便有躍躍欲試之意?,F(xiàn)在得遇知賢善任的“君”,便充滿自信地說:“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今天將這把利劍拿出來給你看看,告訴我,天下誰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種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業(yè)的壯志豪情,躍然紙上。

  顯然,“劍客”是詩人自喻,而“劍”則比喻自己的才能。詩人沒有描寫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讀書的生涯,也沒有表白自己出眾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過巧妙的藝術(shù)構(gòu)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劍”和“劍客”的形象里。這種寓政治抱負于鮮明形象之中的表現(xiàn)手法,確是很高明的。

  全詩思想性與藝術(shù)性綰合得自然而巧妙。語言平易,詩思明快,顯示了賈島詩風的另外一種特色。

賈島簡介

唐代·賈島的簡介

賈島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jù)說在洛陽的時候后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賈島做詩發(fā)牢騷,被韓愈發(fā)現(xiàn)其才華。后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 ? 賈島的詩(333篇)

猜你喜歡

憶江南 其二 宮門口

近代楊圻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里景陽鐘。

秋月滿離宮。

游凈慈寺次錢學士韻

韓雍

勝境分明是洞天,偷閑試問上乘禪。老僧出定驚相迓,見我來游喜欲顛。

翠竹萬竿圍客座,白鷗數(shù)點傍漁船。品題賴有文章伯,留得明珠顆顆圓。

懷李聰巒隨宦新甫 其七

明代申佳允

一望云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

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

真宗

來相于庭,鳴鋗鏘鏘。

奉牲而告,登彼雕房。

題已上人墨梅

宋代鄭洪

故園梅樹三年別,長憶看花溪雪晴。巧出疏籬便蕭散,近遭碧水更分明。

揚州何遜足詩興,茅屋己公無俗情。畫圖忽見轉(zhuǎn)愁絕,遙想月華枝上生。

絕句

宋代葛秋崖

二十四友金谷宴,千三百里錦帆游。

人間無此春風樂,樂極人間無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