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鮑照的詩 > 贈傅都曹別

贈傅都曹別

[南北朝]:鮑照

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兩相親,緣念共無已。

風(fēng)雨好東西,一隔頓萬里。

追憶棲宿時,聲容滿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繞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煙霧里。

贈傅都曹別譯文及注釋

譯文

輕快的飛鴻戲耍在水邊,離群的孤雁棲息在小渚。

不期而遇竟能相愛相親,情意深長彼此永無終止。

遭風(fēng)遇雨只得東西分飛,頃刻之間便已相隔萬里。

回想那雙宿雙棲的情景,你的音容充滿我的心耳。

落日使小洲的寒意轉(zhuǎn)濃,愁云更繞天際彌漫而起。

短小的翅膀哪能高飛遠(yuǎn)翔,孤獨徘徊在寒煙濃霧里。

注釋

傅都曹:詩人的一位傅姓、為都曹之職的友人。都曹:都官尚書屬下的曹官。

輕鴻:輕捷善飛的天鵝。鴻:鴻鵠,即天鵝。潭(xún):水崖。

集:鳥棲止曰集。洲沚(zhǐ):水中的洲島,沚:水中小洲?!拜p鴻”二句以“輕鴻”喻傅都曹,以“孤雁”喻己。

邂逅(xiè hòu):不期而遇。

緣念:這里指兩人相遇是有緣且感情好。無已:無止。

好(hào):喜好。

頓:頓時。

追憶:回憶。棲宿時:指住在一起時。

聲容:聲音容貌。

川渚:江中小洲。

翮(hé):這里指翅羽。短翮:言翅膀短,不能高翔。

參考資料:

1、褚斌杰.中國歷代詩詞精品鑒賞(上冊):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628

2、王景霓 鄭孟彤.漢魏六朝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207頁

贈傅都曹別創(chuàng)作背景

  從詩意看來,作者和傅都曹是在他鄉(xiāng)作客中偶然相識,一見如故又匆匆而別的。這首詩就是作者贈別友人傅都曹時所作。

參考資料:

1、雷啟洪 農(nóng)東光.歷代詠別詩賞析:廣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23頁

贈傅都曹別鑒賞

  這首詩是鮑照贈朋友詩中的代表作。由于通篇用“比”體,雖是一般古詩,卻有著濃郁的樂府民歌氣息。自漢魏以來,在文人作家所寫的古詩中,這一首還是很有創(chuàng)造性的。

  全詩十二句,每四句一節(jié),共三節(jié)?!拜p鴻”四句寫與傅都曹志趣相投,親切訂交。“風(fēng)雨”四句,寫兩人分手惜別時情景。“落日”四句,設(shè)想別后離愁,并寫自己看不到出路的苦悶。從結(jié)構(gòu)看,并無什么大的起伏波瀾,只是閑閑說起,悵悵結(jié)束。然而感情深摯,思緒萬千,體現(xiàn)了詩人一腔孤憤。

  全詩以“鴻”喻傅都曹,以“雁”自喻,此甚易知。但鄭玄《毛詩箋》:“小曰雁,大曰鴻?!惫湃送曾欩]并稱而以鳧雁對舉,鴻鵠象征清高,鳧雁則跡近微賤,可見此詩一開頭便有揚傅而抑己的傾向,顯得傅尊而己卑。而在“鴻”字上,詩人更著一“輕”字,“輕”自然有可能軒翥于高空;而在“雁”上卻用了一個“孤”字,“孤”者,離群索居,寂寥無侶之謂。而“戲江潭”與“集洲沚”,一則高翔遨戲,一則獨自幽棲,不僅動靜不同,抑且有得意與失志之分。這兩句看似客觀描述,實已兩相對照,說明彼此命運若云泥之懸殊。不過當(dāng)二人無心邂逅,卻又過從甚密,兩兩相親。“邂逅”句表面上似平鋪直敘,實際上已隱含一層轉(zhuǎn)折;而第四句“緣念共無已”則又深入一層。“緣”者緣分,“念”者思念,“無已”,無終盡之謂。夫緣分無終盡,思念亦無終盡,非但作者對傅“緣念無已”,即傅對作者亦復(fù)如是,此正所謂“共無已”。這兩句本寫雙方交誼篤厚,情深意愜,卻以極平淡之筆出之,仿佛毫不著力。這就叫舉重若輕,好整以暇。

  第二節(jié)第一句“風(fēng)雨好東西”,頗費解。錢仲聯(lián)先生《鮑參軍集注增補》引張玉谷《古詩賞析》云:“言遭風(fēng)雨而東西分飛也?!眲t“好”字無著落。錢增補云:“按,‘風(fēng)雨’句‘好’字去聲。語本于《尚書·洪范》:‘星有好風(fēng),星有好雨?!秱慰讉鳌罚骸呛蔑L(fēng),畢星好雨。’孔穎達《正義》:‘箕,東方木宿。畢,西方金宿?!卑矗哄X所引證皆是?!昂谩迸c“善”無論為形容詞、名詞或動詞,皆屬同義。如言“好謀善斷”,即善謀善斷也?!逗榉丁分猓w言東方箕星善于引起刮風(fēng),西方畢星善于招來下雨。鮑照此句則近于倒裝,言東方之星善風(fēng),西方之星善雨,風(fēng)雨方向不一,則鴻與雁亦隨之不得不分飛兩地,故下文緊接“一隔頓萬里”,“頓”者頓時、立即之謂。語近夸張,故情彌激切。且人在相聚時每當(dāng)境不覺,及別后追思,則有不可驟得之感。所以作者此處乃把筆鋒掉轉(zhuǎn),“追憶”二句蓋設(shè)想別后回憶當(dāng)初同在一處“棲宿”之時(聞人倓《古詩箋》引《禽經(jīng)》:“凡禽,林曰棲,水曰宿),則‘心耳’之間充滿了彼此的‘聲容’“。這里流露別后互相思念之情已溢于言表,卻全從側(cè)面虛寫,文勢雖小有跌宕,仍不顯得著力。如果反復(fù)詠嘆,自會覺得一往情深。謝靈運寫情,多從內(nèi)心矛盾曲折處進行峭硬的刻畫,不深思冥索不易體會;而鮑照則多以自然平淡出之,仿佛古人說的“有若無,實若虛”。但鮑詩寫情多發(fā)自肺腑,稍加咀嚼,便回味無窮。

  最后四句,乍看全是景語,實則句句抒情?!奥淙铡北旧砭褪枪录诺南笳鳎蛉章涠ㄤ旧?,則孤寂中帶出了凄涼蕭瑟的苦味?!俺钤啤本涿鼽c“愁”字,而“愁云”竟多得“繞天起”,則愁之不得解脫可想而知。“短翮”句以雁之不能高翔遠(yuǎn)引喻己之窘迫局促,說明詩人的處境是多么使他苦惱。“徘徊”句乃找不到出路的最形象的描寫。試想萬里晴空,鴻雁高飛,該是多壯觀的景象;而今卻徘徊于煙霧迷茫之中,會感到透不過氣來,這真是悲劇性的場面了。好友遠(yuǎn)別,滿腹心事再也無人可以傾訴,因贈別而自傷身世,從詩人構(gòu)思的邏輯性來看,也是很自然的。全詩在戛然而止之中有著情韻不匱的余味,令人嘆服。

鮑照簡介

唐代·鮑照的簡介

鮑照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yuǎn),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qū)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 鮑照的詩(237篇)

猜你喜歡

題廣孝別室得鳧字

明代劉宗周

澤畔行吟起宿鳧,旅情嘹唳帶僧孤。不辭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過轆轤。

小徑暗荒筠作杖,新巢先落燕將雛。繁華莫問前朝事,止許西來度一蘆。

金剛隨機無盡頌·持經(jīng)功德分第十五

宋代釋印肅

小法勿貪焚,無二亦無三。

唯此一事實,何用廣言談。

華清池

聶紺弩

少女玩過又賜死,居然多情圣天子。長生殿同長恨歌,不及華清一勺水。

華清池水今尚溫,書已封建鬼道理。我見華清感更深,中有馬嵬陳玄禮。

謝巖起惠支頤二首 其二

宋代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xué)坐禪。兒女環(huán)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

贈秀卿 其四

清代孫原湘

屈指春光到畫闌,玉郎車馬上長安。歸期縱說相逢早,隔歲先愁欲別難。

夢雨愿隨行李去,淚珠偷共燭花彈。才人標(biāo)格知多少,不似伊家耐細(xì)看。

浮邱八景 其二 晚沐堂

梁柱臣

仙客蓬萊侍直還,晚憐休沐得仙山。聊堪吏隱人間世,欲賦郊居未擬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