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載的詩 > 劍閣銘

劍閣銘

[魏晉]:張載

  巖巖梁山,積石峨峨。遠屬荊衡,近綴岷嶓。南通邛僰,北達褒斜。狹過彭碣,高逾嵩華。

  惟蜀之門,作固作鎮(zhèn)。是曰劍閣,壁立千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世濁則逆,道清斯順。閉由往漢,開自有晉。

  秦得百二,并吞諸侯。齊得十二,田生獻籌。矧茲狹隘,土之外區(qū)。一人荷戟,萬夫趑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見屈吳起。興實在德,險亦難恃。洞庭孟門,二國不祀。自古迄今,天命匪易。憑阻作昏,鮮不敗績。公孫既滅,劉氏銜璧。覆車之軌,無或重跡。勒銘山阿,敢告梁益。

劍閣銘譯文及注釋

譯文

  那遠遠的梁山,堆積著高高的石塊。向遠處可以連接到荊山、衡山,近處綴連著岷山、嶓冢山。向南可以通到邛僰之地,向北可以達到褒斜道。(這個地方)比彭門都狹窄,比嵩山、華山都要高。

  這就是蜀地的門戶啊,堅固又作為此地的主山。這個地方就叫做劍閣,懸崖有千仞之高。地形已險到了極端,道路也高峻到了極端。天下混亂它就叛逆,天下太平它就歸順。(它)從已經(jīng)過去了的漢朝開始關閉,到了晉朝才重新開放。

  秦朝得到了120座雄關,得以兼并諸侯;齊國得到了12座雄關,田生才得以獻出籌略。況且這種關口,是國土的邊緣。一個人在此防守,千萬人馬都躊躇不前。地形如此的地方,不是親信可千萬不能派他堅守此地! 

  當年魏武侯泛舟游于西河,贊嘆河山險固而喜形于色,被吳起批評。國家的興盛實際上在于德行,(無德的話,)險地也難穩(wěn)據(jù)。那據(jù)有洞庭的楚國和據(jù)有孟門的晉國,早已沒有后人祭祀。從古至今,上天的規(guī)律是不會改變的。憑著險阻昏庸地統(tǒng)治,很少有不敗的。公孫述已經(jīng)被滅,劉家也已投降。這些已傾覆的車子的軌跡,是不可以再行走的。(我今天)把這篇銘刻在這山凹處,就是為了告誡四川的老百姓的。

注釋

巖巖:高聳的樣子。梁山:指梁州(治今陜西漢中)境內(nèi)的山。

峨峨:高高的樣子。

屬(zhǔ):連接。荊衡:指荊山(位于今湖北省南漳縣境)與衡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陽市境),代指兩湖地區(qū)。

岷嶓:指岷山(位于今四川省西北部)與嶓冢山(位于今甘肅省天水市與甘肅省禮縣之間)

邛僰:邛,古國名,位于今四川省邛崍市一帶;僰,本為西南少數(shù)民族名,后引為地名,大致位于今四川省宜賓市一帶。

褒斜:指褒斜道,位于今陜西省秦嶺山區(qū),南起褒谷口(今陜西省褒城縣附近),北至斜谷口(今陜西省眉縣斜峪關口)。

彭碣:據(jù)劉淵林《蜀都賦注》:岷山都安縣有兩山相對立,如闕,號曰彭門。約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一帶。

嵩華:指嵩山(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境)與華山(位于今陜西省華陰縣境)。

固:堅固的地方。鎮(zhèn):一方主山。

仞:長度單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有:用作朝代名前,無實意。

田生:疑為《史記》載田生。

矧:況且。狹隘:狹窄的地方,多指山口。

土:國土。外區(qū):邊緣地帶。

荷:拿著。戟:古代兵器。趑趄:躊躇不前的樣子。

匪:同“非”,不是。

武侯:指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擊。戰(zhàn)國初期魏國國君與中原霸主。魏文侯之子,前395年—前370年在位。他是三家分晉后魏國的第二代國君,在位期間將魏國的百年霸業(yè)再一次推向高峰。他和吳起在黃河中游有過著名的“河山之險不足?!钡恼勗?。

吳起:是國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軍事家、統(tǒng)帥、軍事改革家。漢族,衛(wèi)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一說曹縣東北)人。后世把他和孫武連稱“孫吳”,著有《吳子》,《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洞庭:湖名,位于今湖南省北部,此處代指楚國。孟門:位于今山西省柳林縣,代指晉國。

阻:險阻?;瑁夯璋档慕y(tǒng)治。

公孫:指公孫述。公孫述(?-36) ,字子陽,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縣)人。西漢末,以父官蔭郎,補清水縣長(在今甘肅省境內(nèi))。述熟練吏事,治下奸盜絕跡,由是聞名。王莽篡漢,述受任為江卒正(即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紛擾,群雄競起,述遂自稱輔漢將軍兼領益州牧。是時公孫述僭號于蜀,時人竊言王莽稱黃,述欲繼之,故稱白,自稱“白帝”。

劉氏:指蜀漢政權(quán)。銜璧:指諸侯投降。

勒:刻。山阿:山坳處。

梁益:梁,指梁州,三國時置,治今陜西省漢中市。益,指益州,西漢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此處指代四川地區(qū)。

張載簡介

唐代·張載的簡介

張載

西晉文學家。字孟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詳。性格閑雅,博學多聞。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記室督、中書侍郎等職。西晉末年世亂,托病告歸。張載與其弟張協(xié)、張亢,都以文學著稱,時稱“三張”。其中,載、協(xié)相近,亢則略遜一籌。《文心雕龍》說:“孟陽、景陽,才綺而相埒?!币徽f,“三張”指張華與張載、張協(xié)二人,張亢不在其內(nèi)。

...〔 ? 張載的詩(116篇)

猜你喜歡

汎湖

元代龔璛

五湖何所如,來往一舟虛。水徹晴明際,人游開闔初。

青尊浮世事,白發(fā)順風梳。豈必行天下,好奇歸著書。

客中遇雪不勝家山之思催晦庵寫詩及書

宋代趙蕃

旅枕驟疑風徹屋,曉窗還見雪填渠。

梅花未放臘前蕊,雁足渾無別后書。

戍婦詞一首

宋代許棐

半落釭花午夜閑,戍衣裁就寄君難。雁來不帶平安字,卻帶邊風入帳寒。

次東卿韻挽北村秋官五首 其三

明代邊貢

公昔較我藝,弱冠舉于鄉(xiāng)。公子復青年,探花冠群芳。

浩蕩云中衢,接羽相翱翔。思公不可見,斷絕我中腸。

夕霞 其二

明代徐渭

明霞爛且都,雨歇霽霄鋪。萬國樓臺莫,孤村煙火晡。

波鱗銷琥珀,海色上珊瑚。一抹須彌翠,胭脂月鏡孤。

寄江陰史君尹梅津

釋元肇

清簡何曾五馬榮,時艱念慮在生靈。江如謝朓詩中靜,山似岳陽樓上青。

戢戢魚頭曝冬日,翩翩鴉字出宸庭。三吳父老遙相祝,幾向天邊望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