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王沂孫的詩 > 法曲獻(xiàn)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

法曲獻(xiàn)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

[宋代]:王沂孫

層綠峨峨,纖瓊皎皎,倒壓波痕清淺。過眼年華,動(dòng)人幽意,相逢幾番春換。記喚酒尋芳處,盈盈褪妝晚。

已銷黯。況凄涼、近來離思,應(yīng)忘卻、明月夜深歸輦。荏苒一枝春,恨東風(fēng)、人似天遠(yuǎn)。縱有殘花,灑征衣、鉛淚都滿。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法曲獻(xiàn)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譯文及注釋

譯文

長滿綠苔的梅樹層層疊疊,點(diǎn)點(diǎn)白梅如皎皎細(xì)玉,素潔典雅,倒壓湖面,一池綠波更覺清淺。年華瞬逝,但你動(dòng)人的幽意依然如故,再次重逢已是幾度春光易換。曾記得與朋友一起暢飲,探訪芳景的情形,而美麗的梅花卻久開不敗,好像盈盈盛妝的美人遲遲不愿卸妝。

往日的樂事已消黯,更何況近日心境凄然,快要忘記了以前明月下金輦深夜歸去的美好情景,報(bào)春的梅花已漸漸凋零,最可恨這東風(fēng)匆匆歸去,故人卻依然在天涯??v然有點(diǎn)點(diǎn)殘花還在,卻依依都飄落到衣襟上,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物是人非的鉛淚。還是深情地折下一枝梅獨(dú)自品嘗,聊且排遣一下心中的幽怨與哀傷吧。

注釋

聚景亭:杭州聚景園內(nèi)的香雪亭,在西湖之東。

層綠:重重疊疊長滿綠苔的梅枝。峨峨:高聳的樣子。

纖瓊:纖細(xì)嬌弱的白梅。皎皎:潤澤潔白的樣子。

倒壓:倒映貼近。

幽意:幽靜的意趣。

幾番:幾度。

喚酒:相約飲酒。

盈盈:形容女子容貌端莊秀麗。此處喻白梅。褪妝:指梅花凋謝

已消黯:那往日歡樂已在記憶中黯然消逝。

歸輦(nǐan):游園歸來的鑾駕。此處暗指南宋盛時(shí)帝王臨幸而歸。

荏(rěn)苒(rǎn):指柔弱的樣子。一枝春:指梅花。

征衣:遠(yuǎn)游在外穿的衣服。

鉛淚:眼淚。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憶君清淚如鉛水?!?/p>

殷勤:情意濃厚。

遣:排遣。

參考資料:

1、張海明譯.宋詞三百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09月:第354頁

法曲獻(xiàn)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唱答詞,大約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這一年作者在杭州,與戴表元、周密等人曾在楊氏祠堂宴集,隨后各自分手。

參考資料:

1、上疆村民編 李之亮譯.白話宋詞三百首:岳麓書社,2005年01月:第486頁

法曲獻(xiàn)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鑒賞

  上闋寫梅開之盛。開頭三句化用姜夔《暗香》“千樹壓,西湖寒碧”句意,描繪聚景園梅花盛開之美景。“層綠峨峨”,寫綠梅如云;“纖瓊皎皎”,寫白梅如雪;“波痕清淺”,寫水中梅花倒影重重?!斑^眼”三句寫相逢之難,感嘆物是人非,美境依舊,而心情卻已經(jīng)迥然不同?!斑^眼年華”,寫光陰的迅速;“動(dòng)人幽意”,寫梅情的高雅;“幾番春換”寫多次逢春才一見園梅。接下來由此接入對往日快樂時(shí)事的的追憶,仍以梅花綰合?!皢揪茖し肌?,憶當(dāng)年游賞之處?!坝蕣y晚”情景兼到,是生花妙筆。既有對梅花鐘愛之情,亦含有對往事眷戀之意。

  下闋轉(zhuǎn)而寫今昔滄桑之感,“已消黯”寫詞人的傷神,點(diǎn)出國家淪亡的慘痛事實(shí),“況凄涼近來離思”,寫朋友之間彼此懸隔,無由再見。接下來的一句更為沉重,作者面對聚景亭中的梅花,發(fā)出“應(yīng)忘卻,明月夜深歸輦”的哀嘆。聚景亭建于宋孝宗時(shí),本為供已經(jīng)退位的高宗游賞。高宗崩逝后,孝宗、光宗、寧宗等朝,此園遂成為皇家御苑,天子多有游幸。如今國家已屬他人,往昔的盛事當(dāng)然應(yīng)該“忘卻”,可是想忘卻的東西恰恰是最不易忘卻的,想回避的東西恰恰是最不易回避的。這句滿含辛酸眼淚的話語,正帶出作者不可遏制的亡國之恨。再二句寫漂泊之悲?!翱v有殘花”,寫詞人惜梅之意;“征衣、鉛淚”,嘆江南流浪無期。詞的末尾用“一枝梅”的典故,感嘆友人相隔之遠(yuǎn)。既然連“聊贈(zèng)一枝春”都難以做到,也只有折梅自賞了。

  本詞副標(biāo)題是詠梅,所以全篇貫穿著梅花的標(biāo)格和神韻,盛也梅花,衰也梅花。作者的興廢之感都通過這淺淡幽香的生命表達(dá)出來,可謂語意傳神。

王沂孫簡介

唐代·王沂孫的簡介

王沂孫

王沂孫,字圣與,號碧山、中仙、玉笥山人。會(huì)稽(今浙江紹興)人,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xué)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樂府》。

...〔 ? 王沂孫的詩(75篇)

猜你喜歡

讀史外紀(jì) 其六

明代朱誠泳

伊耆蓺五谷,有熊占斗綱。人文一以著,堯舜垂衣裳。

夏忠商尚質(zhì),周文郁有光。繩繩隆治道,國祚綿且昌。

次韻同院晚春 其一

宋代李正民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復(fù)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

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fēng)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嘆朋簪不我過。

秋思四首 其一

宋代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zhuǎn)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漫成答遠(yuǎn)

陳振家

幽棲林下客,今日意何如。讀水光陰迅,吟山世事疏。

命窮翻妒鳥,氣躁漫思魚。預(yù)種凌霄竹,居然成散樗。

過嶺

清代紀(jì)昀

大雪幕荒榛,凍云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

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

六麻

明代釋函是

階砌葉初上,云山路轉(zhuǎn)賒。掃門殘影亂,千里望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