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晏殊的詩 > 送凌侍郎還宣州

送凌侍郎還宣州

[宋代]:晏殊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擁使旌。

津吏戒船東下穩(wěn),縣僚負(fù)弩晝歸榮。

江山謝守高吟地,風(fēng)月朱公故里情。

曾預(yù)漢庭三獨坐,府中誰敢伴飛觥。

送凌侍郎還宣州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日南邊防重鎮(zhèn),古宣城歷史悠久,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天上的神仙使用著旌旗。

管理渡口的官吏押運船只,安全前往東邊,同縣做官的背著弓箭走在前面光榮地返回故鄉(xiāng)。

謝朓曾在宣城任太守,用歌吟唱此地,這里也是朱公愛情故事的發(fā)源地。

如果人們要坐著喝酒的話,像凌策的大人,誰還敢與他并起并坐,傳杯把盞。

注釋

凌侍郎: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涇縣凌彎人。侍郎,官名。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為官廷的近侍。東漢以后,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自唐以后,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長官之副,官位漸高。相當(dāng)于部長、副部長級別。

宣州:知府,知州。

日南:漢郡,漢武帝時設(shè)立,在今越南中部,東漢末以后,為林邑國所有。

藩(fān)郡:封建時代稱屬國屬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邊防重鎮(zhèn)。

古宣城:自公設(shè)郡以來,歷代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輟,古稱古宣城。

碧落:道家稱東方第一層天,碧霞滿空,叫做“碧落”。這里泛指天上。

使旌(jīng):用旌旗。

津吏:古代管理渡口﹑橋梁的官吏。

戒船:這里指押運船只。

縣僚(liáo):同在一縣做官。

負(fù)弩(nǔ):背著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極為尊敬。

歸榮:光榮地返回故鄉(xiāng)。

謝守:指謝朓,他曾在宣城任太守。

風(fēng)月:指男女間情愛之事。

朱公:陶朱公,即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國宛(河南南陽)人。

漢庭三獨坐:東漢光武帝在加強監(jiān)察官僚權(quán)威方面,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趣的形式,叫做三獨坐。

飛?。╣ōng):傳杯。

參考資料:

1、毛健.東漢"三獨坐"論[J].湘潭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7,(第2期).

2、《古代漢語字典》編委會編.古代漢語字典:商務(wù)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05.1:全書

送凌侍郎還宣州創(chuàng)作背景

  由于李順起義,川陜許多選官都不愿意上任,凌策自動請示出任,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凌策從蜀地回來,皇上有意擢用,但凌策得病。這首七律就是晏殊送凌策回鄉(xiāng)時寫的。

參考資料:

1、呂來好編著.古代送別詩詞三百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09:182

送凌侍郎還宣州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詩,是晏殊送當(dāng)時的工部侍郎凌策返鄉(xiāng)。

  首聯(lián)“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擁使旌”,介紹古宣城是塊圣地。碧霞滿空,神仙都要搖動旌旗,在那里聚集。歷史上的宣城“易置不常,統(tǒng)治稱重”宣城地靈人杰,便有凌侍郎這樣的人才。

  頜聯(lián)“津吏戒船東下穩(wěn),縣僚負(fù)弩晝歸榮”,寫凌策任廣南西路轉(zhuǎn)運使時,受命重新籌劃從嶺南運輸香藥至京師,凌策請求先由陸路運到南安,然后向北改為水運,只用士兵八百人,比過去節(jié)省下大量人力和大筆運費。由此,“盧之翰任廣州無廉稱,以策有干名,命代之,賜金紫?!绷璨呷斡⒅葜萜陂g,其時廣、英路從吉河到板步二百里,每年盛夏瘴氣四起,來往過客十死八九。凌策請求從大源洞開山修路,縮短了行程,方便了運輸行旅?!坝纱?,“代還,知青州。東封,以供億之勤,超拜都官郎中,入判三司三勾院,出知揚州。”凌策押船營運、開山修路獲得如此的成功與殊榮。

  頸聯(lián)“江山謝守高吟地,風(fēng)月朱公故里情”,寫凌策的家鄉(xiāng)宣城原是謝朓、朱公的所住地。謝朓曾在宣城任太守,在府治之北陵陽峰上建室,取名“高齋”,吟出“空為大國憂,紛詭驚非一。安得掃蓬徑,銷吾愁與疾”等詩句,故有“謝守高吟地”之說。朱公即范蠡,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實業(yè)家。他出身貧賤,但博學(xué)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輔佐越國勾踐滅吳國,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于五湖之中。因古宣城“禹貢揚州之域,”故有“朱公故里”之稱。

  尾聯(lián)“曾預(yù)漢庭三獨坐,府中誰敢伴飛觥”,贊揚凌策的功績,一般人是不能比擬的。詩人不是從正面來寫,而是用“三獨坐”典,顯示凌策身份的高貴及功勞之大。詩人說,如果人們要坐著喝酒的話,像凌策的大人,誰還敢與他并起并坐,傳杯把盞,從側(cè)面頌揚凌策的功勞。

  晏殊詩詞有其思想上與藝術(shù)上的獨特追求。他希望以歌頌太平為出發(fā)點,藝術(shù)上又追求“氣象”,同時也講求詞的可歌性。在宋朝的所有宰相中,晏殊也許算是活得最明白的一個。歌頌太平正是其詩詞創(chuàng)作趨于一途的共同表現(xiàn),這也是由晏殊所處的環(huán)境、地位決定的。他不少作品直接寫酒增加宴席上的歡樂氣氛。如《奉和圣制上元夜》、《浣溪沙》等。這首詩借寫酒來歌頌凌侍郎及他的家鄉(xiāng),但在一定程度上向“溫柔敦厚”靠攏,無凄厲之音,得中和之美,珠圓玉潤,其中感情如陳年甘醴,看似平淡,品之味長。

晏殊簡介

唐代·晏殊的簡介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zhèn)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jié)級),是當(dāng)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dāng)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 ? 晏殊的詩(368篇)

猜你喜歡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恨

宋代劉克莊

君子防微謹(jǐn),嫌疑遠(yuǎn)未然。從來納履處,不傍種瓜田。

樊圃蕓初熟,耕畦瓞已綿。黃臺雖可摘,東郭未嘗穿。

野望

近代曹敏

芳草郊原極望迷,武陵何處是清溪。春花憔悴驚風(fēng)雨,野市蕭條泣鼓鼙。

虎入平陽煙景改,塵生滄海暮云低。誰銷天下兵戈氣,化作晴空五色霓。

夏日沈石圃云靜野邢文臺陳仰坡夜宴石圃分韻二首 其二

明代張子翼

談心握手細(xì)論交,沖雨何妨?xí)猿鼋?。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

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別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

知府黃龍圖

宋代劉弇

由來昭武勝天臺,淑氣俄鐘命世材。天上月華方攝兔,人間春色已先梅。

長庚夢白真無敵,嵩岳生申世有開。直恐龍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來。

過曹鈞隱居

唐代錢起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jié),攻文還守真。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誰當(dāng)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白鶴吟示覺海元公

宋代王安石

白鶴聲可憐,紅鶴聲可惡。

白鶴靜無匹,紅鶴喧無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