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綦毋潛的詩 > 宿龍興寺

宿龍興寺

[唐代]:綦毋潛

香剎夜忘歸,松清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傳心凈,青蓮喻法微。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

宿龍興寺譯文及注釋

譯文

造訪龍興寺,夜深忘記了歸去;青青古松樹,掩映佛殿的大門。

方丈室里寬敞干凈,燈火通亮;和尚披衣系著佛珠,吟誦詩文。

心地像陽光般明亮,純潔透明;佛法如蓮花般圣潔,微妙清靜。

天女撒下的花朵,飄落佛前;銜花翻飛的鳥兒,離去無聲。

注釋

龍興寺:在今湖南省零陵縣西南。

香剎:寺院。此指龍興寺。

忘歸:忘返。

方丈室:指寺院住持的居室。

比丘:和尚。

心:禪心。

青蓮:青色蓮花,佛書中多喻眼睛。喻法:用事例比喻來講佛法。

天花:天女所散之花。

參考資料:

1、劉煒評主編.唐詩寶鑒·山水田園卷.陜西:陜西出版集團(tuán),陜西人民出版社,2009:15-16

宿龍興寺創(chuàng)作背景

  綦毋潛一生游宦四方,曾經(jīng)寄宿過很多寺院。此詩是詩人在龍興寺過夜有所感而作。

參考資料:

1、劉煒評主編.唐詩寶鑒·山水田園卷.陜西:陜西出版集團(tuán),陜西人民出版社,2009:15-16

宿龍興寺鑒賞

  此詩寫龍興寺環(huán)境清涼寂靜,寺內(nèi)的僧人善良勤勉,日夜為香客祈福,對佛法的鉆研很勤奮。詩人具體通過“燈明方丈室”、“青蓮喻法微”來點(diǎn)明。作為輔助,詩人用了“珠系比丘衣”、“白日傳心凈”兩個(gè)句子,邏輯上很嚴(yán)密。為了展現(xiàn)龍興寺環(huán)境的優(yōu)美,詩人用到了對比這種常見的修辭方法。殿內(nèi)是低低的誦經(jīng)聲,殿外卻有山禽自由來去。俗話里常用“門可羅雀”形容人家的偏僻冷清,這里詩人就用“處處銜鳥飛”來寫照寺內(nèi)庭園中的清靜。佛門之內(nèi)不得喧嘩吵鬧是常理,用易于明白的修辭來表現(xiàn)其實(shí)也顯露了詩人的修養(yǎng),這樣寫寺廟是很妥當(dāng)?shù)?。?dāng)然如果這里把“處處銜鳥飛”理解成是與僧人心靜之態(tài)做對比,更突出了龍興寺和尚的修為,也是可以的。

  有寺無僧不成靈靜,有僧無寺不成雅意。龍興寺既有古剎的風(fēng)貌,又有修行高深的僧侶,所以自有其不同凡響之處。

綦毋潛簡介

唐代·綦毋潛的簡介

綦毋潛

綦毋潛(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詩人。開元十四年(726年)進(jìn)士及第,授宜壽(今陜西周至)尉,遷左拾遺,終官著作郎,安史之亂后歸隱,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終。綦毋潛才名盛于當(dāng)時(shí),與許多著名詩人如:李頎、王維、張九齡、儲光羲、孟浩然、盧象、高適、韋應(yīng)物過從甚密,其詩清麗典雅,恬淡適然,后人認(rèn)為他詩風(fēng)接近王維?!度圃姟肥珍浧湓?卷,共26首,內(nèi)容多為記述與士大夫?qū)び脑L隱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選入《唐詩三百首》。

...〔 ? 綦毋潛的詩(27篇)

猜你喜歡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宋代釋智朋

一不得向,二不得討,

廓下閑行,堂中打坐。

漁莊

元代岳榆

文竿比目出清波,翠袖香醪金叵羅。

涼月團(tuán)團(tuán)當(dāng)檻白,秋花冉冉隔簾多。

將冠

程濱

似見咿呀初學(xué)步,誰知冠禮竟加余。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fù)家藏幾柜書。

隱士五首 其一 楚狂

明代程敏政

天王不西狩,列國多游士。楚狂獨(dú)何人,長歌向夫子。

慷慨鳳德衰,當(dāng)已胡弗已。晏歲草木蕃,吾道亦云否。

畫胡

明代顧璘

歷歷塵沙貌,棱嶒怪爾殊。寒云纏毳服,猛氣映虬須。

萬里明王貢,群方混一圖。追傷衰晉末,無力斬休屠。

寇恂

宋代徐鈞

王郎百萬肆憑陵,誰集漁陽上谷兵。

一剪妖氛河北定,中興從此創(chuàng)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