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二十三首·其一譯文及注釋
譯文
龍馬脊毛圖案像連接著的銅錢,
銀蹄奔馳白色一片如踏著云煙。
可是沒有人為它編織錦繡障泥,
又有誰肯為它鑄就飾金的馬鞭。
注釋
龍:健壯的馬。
連錢:形容毛色斑點狀如連接的銅錢。
韂(chàn):也叫障泥,垂覆在馬腹兩側以遮擋泥土的布簾。
金鞭:以金為飾物的馬鞭。
馬詩二十三首·其一鑒賞
李賀的《馬詩》共二十三首,這是第一首。這首詩開頭一個“龍”字寫此馬非比尋常,又有背脊連錢圖案之奇特外觀,銀蹄踏煙之矯健體格,定是良馬??煽v是良馬,無人賞識,織得錦韂,鑄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而已。詩以龍脊銀蹄的駿馬自比,慨嘆縱有千里馬但卻沒有識千里馬的伯樂,抒發(fā)了作者懷才不遇,抱負不能施展的抑郁與憤懣之情。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 李賀的詩(20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