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寧的詩 > 蒼松軒

蒼松軒

[明代]:張寧

種竹繞軒居,清素聊自愛。雖無桃李顏,不改冰霰態(tài)。

孤松色不殊,六月寒尚在。倏然三徑幽,凝碧如有待。

張寧簡介

唐代·張寧的簡介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nèi)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 ? 張寧的詩(710篇)

猜你喜歡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

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F(xiàn)前。

題明倫堂

宋代劉宰

六樹庭前過屋山,一枝仙桂許高攀。

風云有幸逢千載,里社應(yīng)先庛萬間。

送陳文是掌教南海兼寄諸里友

明代陳子壯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云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四月朔旦過黃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

宋代陳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大司徒白翁畢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賦

潘光祖

留臺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濟艱難承運泰,坐籌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農(nóng)日,疏傳先懷止足圖。人望九章嗟信宿,駕還三徑理荒蕪。

送趙升卿之韶幕

宋代梅堯臣

舟車歷盡險,風物乃還君。

俎肉應(yīng)多味,虞韶不復(fù)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