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廌的詩 > 中隱庵和趙孺韻

中隱庵和趙孺韻

[宋代]:李廌

退之以文鳴,師友得侯喜。

聲名力與俱,雖尊未勇耳。

黃池距青山,孰辨都與鄙。

庵成誰振之,句出鬧如市。

千仞寧我高,充實(shí)信吾美。

坐令庵內(nèi)人,前車云可軌。

禮樂有先後,後進(jìn)則君子。

執(zhí)方而昧圓,俱野那復(fù)史。

伐柯固執(zhí)柯,疇克求諸邇。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韓與侯,步驟亦常恥。

一醫(yī)消息盡,布毛自何起。

要須六月息,不息不為已。

敢問二詩人,如何得意旨。

李廌簡介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xué)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fā)奮自學(xué)。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yù)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yīng)舉落第,絕意仕進(jìn),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猜你喜歡

讀蘇武李陵司馬遷傳

宋代華岳

白旄持節(jié)使單于,萬里風(fēng)煙十載余。

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

過天臺

宋代王十朋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躋。雪深封佛壟,云暗鎖桃溪。

流水無還有,亂山高復(fù)低。欲尋劉阮洞,歸路恐成迷。

哭稚女雁 其一

清代屈大均

當(dāng)年設(shè)帨雁門關(guān),代北諸軍盡解顏。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三月十一日

宋代趙蕃

少年意與春競,老老全將病供。

鵲噪芳陰樹樹,蝶飛幽夢重重。

別情用東坡韻打油

吳金水

欲別還愁再會稀,雨絲如淚灑春衣。多情廢話三千句,無用粗腰四十圍。

何事青眸頻放電,只緣綠綺太投機(jī)。行車將發(fā)猶回首,遙見人叢一吻飛。

奈我

宋代晁說之

柰我所安何,無煩問所過。

潮聲云外散,花色醉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