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璪的詩 > 瓊花

瓊花

[宋代]:張璪

此花已去不須嗟,亡國亡家總為他。

父老不知前日事,逢人口口道瓊花。

張璪簡介

唐代·張璪的簡介

(?—1093)滁州全椒人,初名琥,字邃明。張洎孫。仁宗嘉祐二年進士。歷鳳翔法曹,縉云令。神宗熙寧中,王安石引入同編修中書條例,尋授集賢校理,數(shù)月間驟遷知諫院、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歷知蔡州、判司農(nóng)寺、知河陽。元豐初,入權(quán)度支副使,進知制誥、知諫院,判國子監(jiān)。四年,拜參知政事,次年改中書侍郎。哲宗立,諫官、御史合攻其依附王安石、呂惠卿,構(gòu)陷馮京、蘇軾。罷知鄭州,累徙揚州。卒謚簡翼。

...〔 ? 張璪的詩(2篇)

猜你喜歡

安樂窩中吟 其六

宋代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zhuǎn)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賦得瓊島春云送戴廷禮還鄉(xiāng)

明代韓殷

仙峰削出玉璘珣,閬苑紅云片片新。晴帶輕煙迎彩仗,暖浮蒼藹護朱輪。

望中誤起河陽恨,夢里還疑楚水春。最是六街過雨后,獨留青影送行人。

游金山寺見舊作有述同游者兩謝君方子公張明教及童子二仲也

明代袁宏道

壁上苔痕字,回頭十二年。方平猶眼底,江令是生前。

童子來扶杖,山僧試煮泉。浪中驚準出,塔下古蛟眠。

次韻龔諫議輔之同游靈巖寺

劉摰

琳宮仙老鬢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

次韻張仲文雪中見寄

元代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

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潮州五首 其三 訪叩齒庵

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y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