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宋代]:張埴

一笑歸來百事疏,溪山隨意葺吾廬。

有時(shí)臨水亦清矣,無事聽禽皆起予。

但喜達(dá)人謀熟醉,不知論者謂因余。

馬蹄未踏門前路,也怕先生廢看書。

張埴簡(jiǎn)介

唐代·張埴的簡(jiǎn)介

張埴,字養(yǎng)直,號(hào)瀘濱,吉水(今屬江西)人。早游湖湘間,有詩(shī)名。理宗開慶元年(一二五九),趙葵為江東西安撫使,欲薦之,力辭不就。著有《情性集》,已佚。清光緒《吉水縣志》卷三七有傳?!?em>張埴詩(shī),據(jù)《永樂大典》、《詩(shī)淵》所錄,編為一卷。

...〔 ? 張埴的詩(shī)(122篇)

猜你喜歡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宋代釋紹嵩

洛陽三十六峰西,曾為梅花醉似泥。

今日偶題題似著,屋檐斜入一枝低。

宋代方岳

馬令園中本,移來村墅中。

太官令卻獻(xiàn),黃帕不來封。

至牛渚憶魏少英詩(shī)

王僧孺

楓林曖似畫,沙岸凈如掃。空籠望懸石,回斜見危島。

綠草閑游蜂,青葭集輕鴇。徘徊洞初月,浸淫潰春潦。

病請(qǐng)至三不得許在任調(diào)治既小愈作

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繭關(guān),慚人絲錦索癡頑。不開后閤主投轄,幾失藏舟天賜環(huán)。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訴朱殷。拚將髀肉填鞍債,耐看朝回馬上山。

送僧懷師古庵住惠山并寫竹枝以贈(zèng)

明代王紱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zèng),一枝聊為助清風(fēng)。

一叢花

清代陸求可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