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趙令衿的詩 > 李伯紀(jì)丞相挽詩 其一

李伯紀(jì)丞相挽詩 其一

[宋代]:趙令衿

道大終為累,功高反被疑。恨無長日月,寶此大蓍龜。

鼓咽空山暮,風(fēng)酸落木悲。吊喪哀不及,賴有哭公詩。

趙令衿簡介

唐代·趙令衿的簡介

(?—1158)宗室,號超然居士。趙德昭玄孫?;兆诖笥^二年中舍選。欽宗初為軍器少監(jiān),言事忤旨,奪官。高宗紹興間,以都官員外郎召,因請留張浚復(fù)罷。后知泉州,坐謗訕秦檜入獄,檜欲置之死,誣與張浚、李光等謀逆,會檜死,得免。復(fù)爵,授明州觀察使,加慶遠軍承宣使。

...〔 ? 趙令衿的詩(5篇)

猜你喜歡

宿宛陵書院

明代程敏政

自從刪述來,詩道幾更變。騷些無遺聲,漢魏起群彥。

謝絕及宋沈,入眼已蔥茜。頹波日東馳,李杜出而殿。

題潤瑤家一款武夷巖茶——馬頭巖肉桂

張伯元

忽來方外香,欲言言不得。為問識廣者,一時皆語塞。

和寄趙德夫

宋代趙希逢

學(xué)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

蘇臺夜泊

董紀(jì)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zhàn)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次韻杏花三首

宋代王安石

只愁風(fēng)雨劫春回,怕見枝頭爛熳開。

野鳥不知人意緒,啄教零亂點蒼苔。

茅港曉發(fā)

陳肇興

迢遞羅山路,年年恨未消。離家剛四日,到郡是今朝。

雨濕罾門渡,風(fēng)生鐵線橋。詩成懶題壁,口占與垂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