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方逢振的詩 > 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來訪是年天不雨梅亢熱異常書數(shù)韻述懷且以贈之

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來訪是年天不雨梅亢熱異常書數(shù)韻述懷且以贈之

[宋代]:方逢振

伯玉不我過,過我必六月。老天雨不梅,五行一乃絕。

亢離單用事,赤烏赤如血。人寰何罪辜,幾欲炮烙殺。

左手解衣襟,右手不停箑。脫帽無奈何,而況可腰折。

西望禽鬼焦,東望金魚涸。前山牛眠洿,亦復如火發(fā)。

相攜將安之,只合坐論說。伯玉老先輩,家傳洞林訣。

談辯管郭雄,五鬼皆避易。借君鐵拄杖,蹴踏六月雪。

為我買雪山,斲冰作天穴。

方逢振簡介

唐代·方逢振的簡介

宋嚴州淳安人,字君玉。方逢辰弟。理宗景定三年進士。歷國史實錄院檢閱文字,遷太府寺簿。宋亡,退隱于家。元世祖詔起為淮西北道按察僉事,辭不赴。聚徒講學于石峽書院,學者稱“山房先生”,以之配祀于蛟峰。有《山房集》。

...〔 ? 方逢振的詩(19篇)

猜你喜歡

同諸客嘲雪中馬上妓

唐代白居易

珊瑚鞭亸馬踟躕,引手低蛾索一盂。腰為逆風成弱柳,
面因沖冷作凝酥。銀篦穩(wěn)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
雪里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寫真圖。

游羅浮四首 其四

明代劉存業(yè)

抱被相隨石室中,天雞初唱海濤紅?;廾鞑欢ㄉ筋^日,呼舞無端谷口風。

前輩書題空石蘚,野人心思只云松。神仙骨相知誰是,更踏飛云最上峰。

瑞峰院夜語奉酬鄭簿

宋代林亦之

百級上層巒,呼鐙同所歡。

瓷杯真有道,行李似無官。

甲寅八月約大田胡同登釣臺次舊韻 其二

明代張?zhí)熨x

掃卻蒼苔坐滿磯,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

句 其一

宋代李怤

去國春城桃李花,楓林葉病尚天涯。今年九日風前帽,北客南舟雨后沙。

湖上秋日 其一

徐震堮

虛堂風引隔湖鐘,秋在西南八九峰。五尺瘦藤閑掛臂,溪山只覺欠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