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謠 歸德府
中原民謠 歸德府。宋代。周麟之。 歸德府,四野坡池抱重阻。閼伯之墟舊宋州,心為大火占星土。昔我藝祖龍潛初,授鉞此地開炎圖。錄裳拜野休運啟,王氣郁郁云扶輿。真人當天朝萬宇,北望帝城天尺五。舟車輻輳川涂交,盡說南京比三輔。中興天子膺赤符,又臨此地登鸞車。版圖一失故地隔,坐使神州淪虜區(qū)。金杏園邊春色早,連阡粟麥濉河道。景物依然似昔時,只恨居民戴胡情。民言我宋潴仁深,況此舊名歸德軍。于今府號襲前躅,不日中原當自復。金人無德亡無時,大德日隆天下歸。
[宋代]:周麟之
歸德府,四野坡池抱重阻。閼伯之墟舊宋州,心為大火占星土。
昔我藝祖龍潛初,授鉞此地開炎圖。錄裳拜野休運啟,王氣郁郁云扶輿。
真人當天朝萬宇,北望帝城天尺五。舟車輻輳川涂交,盡說南京比三輔。
中興天子膺赤符,又臨此地登鸞車。版圖一失故地隔,坐使神州淪虜區(qū)。
金杏園邊春色早,連阡粟麥濉河道。景物依然似昔時,只恨居民戴胡情。
民言我宋潴仁深,況此舊名歸德軍。于今府號襲前躅,不日中原當自復。
金人無德亡無時,大德日隆天下歸。
歸德府,四野坡池抱重阻。閼伯之墟舊宋州,心為大火占星土。
昔我藝祖龍潛初,授鉞此地開炎圖。錄裳拜野休運啟,王氣郁郁雲(yún)扶輿。
真人當天朝萬宇,北望帝城天尺五。舟車輻輳川塗交,盡說南京比三輔。
中興天子膺赤符,又臨此地登鸞車。版圖一失故地隔,坐使神州淪虜區(qū)。
金杏園邊春色早,連阡粟麥濉河道。景物依然似昔時,隻恨居民戴胡情。
民言我宋潴仁深,況此舊名歸德軍。于今府號襲前躅,不日中原當自複。
金人無德亡無時,大德日隆天下歸。
唐代·周麟之的簡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說江寧人,字茂振。高宗紹興十五年進士。歷官中書舍人、兵部侍郎,兼給事中。紹興二十九年,充金國哀謝使,言辭詳雅,金人為加禮。次年為同知樞密院事。金主背盟,復奉命出使,以主張俟金來南,盡銳奮擊,必能成功,辭之。因被劾,責授秘書少監(jiān)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
? 周麟之的詩(126篇) 〕
元代:
葉颙
丈夫生世六尺軀,饑餐渴飲當及期。目觀鼻嗅耳司聽,各職乃事爾勿離。
喜怒哀樂無妄施,威賞之柄不倒持。雍容進退動合宜,天其相汝百福隨。
丈夫生世六尺軀,饑餐渴飲當及期。目觀鼻嗅耳司聽,各職乃事爾勿離。
喜怒哀樂無妄施,威賞之柄不倒持。雍容進退動合宜,天其相汝百福隨。
宋代:
章甫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裡目能窮。
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
何喬新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zhuǎn)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zhuǎn)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清代:
鄭孝胥
吾年垂四十,頗亦厭虛辭。結(jié)習渾難盡,鳴秋略有詩。
吾年垂四十,頗亦厭虛辭。結(jié)習渾難盡,鳴秋略有詩。
元代:
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復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複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
明代:
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複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