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吳師道的詩 > 十一月十二日崇文閣下私試二十三日出和張仲舉

十一月十二日崇文閣下私試二十三日出和張仲舉

[元代]:吳師道

官燭風簾徹夜明,屋高人醉易寒生。不知臥聽蕭蕭雪,何似山窗灑竹聲。

吳師道簡介

唐代·吳師道的簡介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 ? 吳師道的詩(129篇)

猜你喜歡

干樓晚眺 其一

明代李贄

呼朋萬里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

斷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

自題墨竹圖

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穆護砂 亂后重游太清宮

黃公渚

鼓枻滄溟去。踐山盟、待證鷗鷺。趁禺收浪,海天霞曙。

瀛壖清淺如許。一徑處、檀欒青鳳舞。炎景斂、日中無暑。

嶺上見大江及匡廬諸峰

項安世

背立梧桐嶺,面對匡廬峰。

江流過其下,渺渺去朝宗。

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

宋代劉克莊

公丞赤地饑荒后,一念通天立致和。

永日庭中私謁少,豐年陌上醉人多。

返迷辭

宋代晁補之

五逹跂,行者迷。

茨菉蹊,蚖蜴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