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候濤山觀音寺寺徙自落迦
題候濤山觀音寺寺徙自落迦。明代。李攀龍。 落迦山上古祗林,白馬西來峽口深。月出爾時樓閣影,風(fēng)還如是海潮音。若非鸚鵡元能語,誰解蓮花不染心。五十三員知識盡,可勞蹤跡問浮沉。
[明代]:李攀龍
落迦山上古祗林,白馬西來峽口深。月出爾時樓閣影,風(fēng)還如是海潮音。
若非鸚鵡元能語,誰解蓮花不染心。五十三員知識盡,可勞蹤跡問浮沉。
落迦山上古祗林,白馬西來峽口深。月出爾時樓閣影,風(fēng)還如是海潮音。
若非鸚鵡元能語,誰解蓮花不染心。五十三員知識盡,可勞蹤跡問浮沉。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dǎo)文學(xué)復(fù)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lǐng)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清代:
陶元淳
如此途窮欲進難,朝天漫上越王壇。局高不合伸強項,逐裸何須岸大冠。
徼外山河逢客醉,心頭鐵石向人寒。長安日下猶言遠,窮海孤臣那得看。
如此途窮欲進難,朝天漫上越王壇。局高不合伸強項,逐裸何須岸大冠。
徼外山河逢客醉,心頭鐵石向人寒。長安日下猶言遠,窮海孤臣那得看。
近代:
楊圻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fēng)。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fēng)里景陽鐘。
秋月滿離宮。
宮門口,流水雜松風(fēng)。樓殿無人丹桂落,五更風(fēng)裡景陽鐘。
秋月滿離宮。
明代:
霍與瑕
二月多煙三月風(fēng),山花多是滿岡紅。一囊收取春光盡,付與奚奴寄大同。
二月多煙三月風(fēng),山花多是滿岡紅。一囊收取春光盡,付與奚奴寄大同。
宋代:
王十朋
路入剡山腰,風(fēng)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fā)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路入剡山腰,風(fēng)生玉川腋。孤亭物外高,雙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幾春,賞音端怕逢詩人。自從妙語發(fā)丘壑,遂使絕境多蹄輪。
:
金幼孜
養(yǎng)就丹砂雪作團,終朝俛啄近瑯玕。三山碧海休歸去,好向瑤池弄羽翰。
養(yǎng)就丹砂雪作團,終朝俛啄近瑯玕。三山碧海休歸去,好向瑤池弄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