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辛棄疾的詩 > 鵲橋仙(和范先之送祐之歸浮梁)

鵲橋仙(和范先之送祐之歸浮梁)

[宋代]:辛棄疾

小窗風雨,從今便憶,中夜笑談清軟。啼鴉衰柳自無聊,更管得、離人腸斷。
詩書事業(yè),青氈猶在,頭上貂蟬會見。莫貪風月臥江湖,道日近、長安路遠。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猜你喜歡

題零陵石屏 其一

舒岳祥

大山插洪瀾,定是關(guān)仝筆。縑素不能永,壁石寫雄逸。

鏡湖曲 其一

清代屈大均

白云何氤氳,流光不可掇。夜夜鏡湖中,為予拂明月。

李廷臣通判蔡州

宋代梅堯臣

來路青青草,隨君去未休。

亦將離思遠,還共翠心抽。

沅州

何喬新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zhuǎn)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嚴公解相還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一

明代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yōu)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

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yīng)熟,散金惟欲會鄉(xiāng)人。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清代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