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區(qū)大相的詩 > 和韓昌黎石鼓歌

和韓昌黎石鼓歌

[明代]:區(qū)大相

岐陽石鼓傳周宣,神武尚紀中興年。摳衣曾肅文廟拜,訪古更讀昌黎篇。

車攻馬同事已往,俯仰遺跡心茫然。大小二雅不收載,縱橫數(shù)石遺刻鐫。

憶昔宣王按劍起,整頓周綱恢八埏。南伐淮徐西獫狁,出車命將聲喧闐。

天子明堂登玉帛,諸侯冠佩趨游畋。于時岐陽縱大獵,前驅六馬勢騰騫。

戈甲照耀軍容盛,從臣一一皆材賢。不獨清風能作頌,亦有羽獵如甘泉。

武功萬代宜宣示,伐石作鼓夷層巔。龍畫撐持結構古,螺書詰曲镵戈鋋。

日炙霜侵不知歲,鸞漂鳳泊沉荒煙。祇疑鬼物為呵護,封埋古刻蒼苔鮮。

文義頗類小雅作,字體翻從史籀遷。六百七十有二字,紛挐螭虎握璣璿。

年深缺劃固不免,奧義高文止半全。章樵考正力頗苦,薛鄭音訓心仍虔。

曩時韓公稱好古,低徊石側涕淪漣。摩挲銅狄嘆歲月,剜苔剔蘚細品詮。

發(fā)為歌詞極賞識,今文古文相并懸。陋儒褊迫不解事,虛令世代差訛傳。

隋珠幾同魚目混,和璧翻成燕石捐。五帝存亡皇有無,嶧山梁父幾封禪。

神禹豐碑閟岣嶁,軒黃寶鼎淪伊瀍。猶幸此鼓在人世,晨星累累映奎躔。

岐山較獵或代有,左氏編年豈誤沿。吁嗟此石何從得,自岐徙洛復入燕。

置之辟雍戟門里,衣冠講解得究研。予生際此不恨晚,至寶及睹周秦前。

方今宇內(nèi)幸無事,噓吸皇風萬里旋。諸生盛講中興事,朝士爭歌雅頌編。

鐫功勒成告下土,愿比成周致太平。

區(qū)大相簡介

唐代·區(qū)大相的簡介

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qū)益子。善為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歷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后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后調南太仆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于格律,為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 區(qū)大相的詩(1000篇)

猜你喜歡

阿那瑰

明代劉績

夜雪沒氈城,聞箛三兩聲。

漫山是獵火,照著漢家營。

魚皮

清代毛士釗

斑文浮點點,一片認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

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和蔡君謨閣前紫柏

唐代胡宿

秀植登中禁,靈根記大方。纖枝乘十雨,勁節(jié)誓千霜。

云干仍稠直,煙華稍郁蒼。綠陰疏未合,翠鬣儼相望。

奉酬勉純 其四

明代霍與瑕

游子陟皇路,幽人嘯碧林。南北既異天,情意復鉛金。

愿言奏雅歌,既翕和且耽。巍巍山自高,洋洋水自深。

見云雷垂垂不雨悵然有作

明代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鹪莆魅沾勾鼓海菹冻羁捶嫡諄?。

壽歐子建六十初度時方應試棘圍

明代韓日纘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寧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游君始壯,風云會見起潛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