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陳恭尹的詩 > 答別張默庵

答別張默庵

[清代]:陳恭尹

世人日相見,杳若不相識。如何別君三十年,此心只是長相憶。

去歲書來自桂州,望之不至增離憂。今年望極思稍輟,東風(fēng)忽枉禺山轍。

相看一笑在舟中,仿佛蕪關(guān)往時別。舳艫千里大江秋,祖生擊楫橫中流。

澄清之志一不遂,拂衣高蹈輕王侯。洞庭之南幽州北,處處江山寄游跡。

井蛙所見將無同,腐鼠相逢唯一嚇。先生掉頭不與言,世間雷電徒轟奔。

昆崙岡頭三日火,白玉皎皎無燒痕。獨抱禪心臥山月,居士身中常說法。

已回火宅作清涼,尚有冰霜存鬢發(fā)。百日江城共起居,平生不樂更何如。

愿移茅屋來相就,溪水長竿并釣魚。

陳恭尹簡介

唐代·陳恭尹的簡介

陳恭尹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qū))龍山鄉(xiāng)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 ? 陳恭尹的詩(1197篇)

猜你喜歡

題泰州趙子威太守平反王?冤獄之事是時趙子威適除翰林待制

元代成廷圭

?也銜冤誰與雪,明公公議動乾坤??駷懠鹊够刂许?,白日高懸到覆盆。

一代簡書稱折獄,百年冠蓋見高門。承恩又上金鑾去,萬歲千秋奉至尊。

照鏡

唐代王建

忽自見憔悴,壯年人亦疑。發(fā)緣多病落,力為不行衰。
暖手揉雙目,看圖引四肢。老來真愛道,所恨覺還遲。

蔣公祠 其二

清代王兆升

西來紫氣傍云明,夫人聲華信莫京。岡嶺已因名德峻,鄱湖更為使君清。

歸鴻附驥登臨遠,蔦草緣松霄漢榮。每過舊游吟畫錦,幾回翹首不勝情。

康園秋興八首 其六

張海鷗

丹楓無意鬧春頭,總趁霜華染素秋。裝點山川增氣象,充盈黌舍慰鄉(xiāng)愁。

何人可解飄零意,幾處能盟澹蕩鷗。煙雨樓頭人獨立,憑欄細認(rèn)越王州。

釣臺

宋代李處權(quán)

先生志丘壑,溪山助幽興。

持竿聊爾爾,至樂在游泳。

送水云歸吳

鄭惠真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