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金縷曲》翻譯及注釋

清代易順鼎

軟語花邊聽。正商量個儂歸計,矮鬟肩并。話到明朝銷魂處,數(shù)點啼珠偷迸。

更不管舞衫紅沁。小院沈沈春如海,便緗桃落盡無人問。

心上有,別離恨。

明珰莫負年時贈。怎忘他弄嬌體態(tài),倚愁情性??v倩張郎偷春筆,寫出眉痕一寸。

也難寫相思一寸?;厥浊貥呛嵚曡?,算蘭堂未抵蓬山近。

應寄個,紫鸞信。

易順鼎簡介

唐代·易順鼎的簡介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箲?zhàn)。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 易順鼎的詩(38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