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一萼紅 其二》翻譯及注釋

清代易順鼎

解明珰。正湘妃倚醉,換了綠羅裳。紺唾彈冰,絳潮擁月,等閑偷泄春光。

有多少、姹紅猶冷,借瓊枝、擎出返魂香。天上梨花,江南桃葉,盡意端相。

還似貂裘走馬,向胭脂坡下,乍認(rèn)凝妝。蠟淚秋殘,鵑心春小,誤他幾度尋芳。

問誰倚、高樓玉笛,把碎霞、吹滿水云鄉(xiāng)。料得守砂句漏,鶴老丹荒。

易順鼎簡介

唐代·易順鼎的簡介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shí)甫、實(shí)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zhàn)。庚子事變時(shí),督江楚轉(zhuǎn)運(yùn),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 易順鼎的詩(38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