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歌》翻譯及注釋
嗚呼!倉頡莽千古,即生史籀亦塵土。
太學之東孔廟門,何得乾坤留石鼓。
奇珍歲久魂離魄,古文斷落增艱澀。
野禽剝蘚枯皮蒼,山蟲蝕土朽骨白。
日照猶看星斗移,雨來恐有龍蛇出。
當年此鼓流陳倉,駱駝欲載周文章。
貴如郜鼎宜在廟,祭酒卻謂韓生狂。
后遭鄭馀稍顯異,宋家始能歸大梁。
黃金填字石所丑,靖康離亂鼓北走。
埋沒胡塵二百年,或落農(nóng)家舂作臼。
文皇有意置成均,敕使鬼神永訶守。
我曾捫讀慨夙懷,長揖宣尼灑杯酒。
周宣昔狩岐陽時,籀文爛漫天王辭。
石鼓隱見不可測,佛龕遺字爭傳奇。
大篆分流及蔡氏,作者日下江河畢。
嶧山火迸秦王石,世間墨本空棗梨。
鐘王亦似涉靡麗,忽瞻石鼓興慚悲。
時乎通變圣不免,工正我吾皆其微。
但愿君王重吉甫,朝廷再樹中興碑。
王叔承簡介
唐代·王叔承的簡介
王叔承(1537—1601) 明詩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靈岳,字子幻,自號昆侖承山人,吳江人。喜游學,縱游齊、魯、燕、趙,又入閩赴楚。叔承以其無禮賢下士之實意,賦詩離去。又客大學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臥弗應,久之乃請其歸。太倉王錫爵是其布衣之交,對三王并封之議,遺書數(shù)千言規(guī)勸之,錫爵為此嘆服不已。其詩為王世貞兄弟所推崇。曾縱觀西苑園內(nèi)之勝,作漢宮曲數(shù)十闋,流傳于禁中。著作有《瀟湘編》、《吳越游集》、《宮詞》、《壯游編》、《蟭螟寄雜錄》、《后吳越編》、《荔子編》、《岳色編》、《芙蓉閣遺稿》等。
...〔 ? 王叔承的詩(8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