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送曾處善赴寶應(yīng)尉》翻譯及注釋

宋代沈遼

我初隱身治蓬藟,馀生不復人間世。左山右山白云上,一動一靜浮塵外。

齊山山上老夫庵,青溪溪南侍中第。朱顏公子不易識,短衣款段來相際。

長堤相望雖甚遠,有意即行終不計。東鄰竹閣長夏熱,我構(gòu)云巢方自蔽。

斕斑石臺始一眺,寂靜庵基猶未薙。隨云步訪胡矮老,放懷止得殊師利。

石橋寺前夜月冷,金雞峰下秋霖霽。君恃馬足下憚遠,我駕藍輿隨處稅。

六峰老師氣軒豁,九華雌山苦陰晦。庵前菜茹常不厭,城里羊肩難數(shù)置。

漫天風雪一暢目,滿榻春陽欣炙背。裴休自參黃檗禪,梅福豈是南昌尉。

相見終年已解空,分襟一別那成滯。拍江春水浮鹢首,萬里青天運鵬翅。

順風莫寄南來書,老夫柴門多自閉。

沈遼簡介

唐代·沈遼的簡介

沈遼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jiān)內(nèi)藏庫。

...〔 ? 沈遼的詩(29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