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慰公夜聽老僧說大龍湫余為述其語》翻譯及注釋

明代李鄴嗣

兩山劈相對,體凹而頭出。怒勢角終古,欲磕僅不磕。

飛瀑自頂來,懸噴下離壁。驚飆忽吹過,左摶或右結(jié)。

急裹萬串珠,疾圜千捧雪。立下觸巉巖,一跌撲再跌。

回飆忽吹轉(zhuǎn),團物上未擘。磕石復(fù)一響,片片始飄屑。

風(fēng)伯太奔忙,雷君喊無歇。百靈不暫停,混沌至今日。

慰公適語我,夜同老僧榻。聽說大龍湫,驚起喚奇絕。

恍若置此中,狂叫蕩魂魄。足仄不得收,目瞬不計睫。

始嘆世外奇,天地偶一設(shè)。老僧既善狀,得過慰公舌。

慰公既善談,得入杲叟筆。山神最遙待,高僧與詞伯。

請更說匡廬,泉聲落三疊。

李鄴嗣簡介

唐代·李鄴嗣的簡介

(1622—1680)明末清初浙江鄞縣人,原名文胤,以字行,號杲堂。明諸生。入清,蹤跡多在僧寺野廟。以地方文獻零落,集《甬上感舊詩》,搜尋頗費心力。文章多記明清之際事。才名甚著,與徐振奇等號為南湖九子。有《杲堂詩鈔》及《文鈔》。

...〔 ? 李鄴嗣的詩(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