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下弦月觀鹿耳門漁火》翻譯及注釋

清代韓必昌

夜深群動息,氣涼暑漸無。坐覺幽意適,徙倚閣東隅。

正值新晴后,煙樹稍模糊。沉沉半鉤月,利露幽光孤。

遙望鹿耳門,隱隱平沙鋪。少焉月漸升,紛射黿鼉居。

錯落漁火集,閃爍出菰蘆。將與疏星雜,上下明空虛。

風靜波不興,海面一鏡如。皚皚東方白,拍拍驚啼烏。

驟寒逼衣裳,吾將歸吾廬。

韓必昌簡介

唐代·韓必昌的簡介

韓必昌,臺南人。清乾隆六十年間(1795)歲貢生,以守城有功,加六品銜,選武平縣導。嘉慶二年(1797),鳩資改建文昌閣,方志上多載其鋪橋造路之事跡。嘉慶十年、十一年間(1805~1806),蔡牽入鹿耳門時,曾募義民守城,十二年(1807)參與《續(xù)修臺灣縣志》。

...〔 ? 韓必昌的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