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湓口放船歸》翻譯及注釋
湓口放船歸,薄暮散花洲宿。兩岸白蘋紅蓼,映一蓑新綠。
譯文:從湓口坐船而來,到了黃昏時,就停留在散花洲準備夜宿。兩岸色彩醒目的白蘋和紅蓼,把小船都映襯得似乎染上了一層新綠。
注釋:湓口:古城名。以地當湓水入長江口而得名。漢初灌嬰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后改名湓城,唐初改潯陽。為沿江鎮(zhèn)守要地。散花洲:古戰(zhàn)場。散花洲古時還有散花灘之名。白蘋:蕨類植物,現(xiàn)代稱為田字草、四葉菜,多年生淺水植物。紅蓼():紅蓼是長在岸邊比較常見的植物。
有沽酒處便為家,菱芡四時足。明日又乘風(fēng)去,任江南江北。
譯文: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反正一年四季吃的東西不用愁。等夜宿一晚,第二天又乘風(fēng)順流,隨意飄蕩,不管是在江南還是江北。
注釋:沽酒:從市上買來的酒;買酒。菱:水生植物。兩角為菱,四角為芰。芡:雞頭。
陸游簡介
唐代·陸游的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wù)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yīng)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nèi)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xué)庵筆記》等。
...〔 ? 陸游的詩(817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