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詩文 > 翻譯及注釋

《送岑征君歸鳴皋山》翻譯及注釋

唐代李白

奕世皆夔龍,中臺竟三拆。

譯文:岑公相門子,雅望歸安石。岑公是相門之子,有著謝安一樣的雅望。世代都有騰飛的巨龍,中臺級別的就有三人。至人達(dá)機兆,高揖九州伯。至人發(fā)達(dá)自有先兆,舉手高揖九州伯,卻不愿意為臣。

注釋:征君:隱居不應(yīng)朝廷征聘的人。相門子:征君蓋與詩人岑參同族,故云。安石:東晉謝安,字安石。奕世皆夔(kuí)龍,中臺竟三拆。奕世:累世。夔龍:傳說舜時的兩位賢臣。中臺:星名,三臺(上臺、中臺、下臺)之一。古謂三公上應(yīng)三臺。拆:通“坼”,分開,裂開。

奈何天地間,而作隱淪客。

譯文:無可奈何在天地直間,成為隱淪客。貴道能全真,潛輝臥幽鄰。大道貴在深得全真,飛龍有時也潛輝幽臥。

注釋:機兆:事機的先兆。揖:揖而不拜。九州伯:九州之長官。句指隱而不仕。奈何天地間,而作隱淪客。

探元入窅默,觀化游無垠。

譯文:不妨趁此時探討宇宙人生奧秘,觀化神游在無垠的宇宙之中。光武有天下,嚴(yán)陵為故人。光武帝擁有天下以后,嚴(yán)子陵作為他的老朋友,不愿意為臣。

注釋:潛輝:藏輝。鄰:全詩校:“一作鱗?!碧皆敕?yǎo)默,觀化游無垠(yín)。元:同“玄”。窅默:幽深難測。無垠:無形狀之貌。

雖登洛陽殿,不屈巢由身。

譯文:雖然登上光武帝在洛陽的宮殿,也不愿意放棄巢由樣的隱士身份。余亦謝明主,今稱偃蹇臣。我也曾經(jīng)謝辭過明主,如今自稱傲慢而窮困之臣。

注釋:光武:用嚴(yán)光事。雖登洛陽殿,不屈巢(cháo)由身。

登高覽萬古,思與廣成鄰。

譯文:登高而思萬古,真想與仙人廣成子為鄰。蹈海寧受賞,還山非問津。魯仲連為朋友能蹈海而死,難道他會接受賞賜,我還山以后就不屑再去官場問津了。

注釋:偃蹇:傲世之意。登高覽萬古,思與廣成鄰。廣成:即廣成子。

西來一搖扇,共拂元規(guī)塵。

譯文:西風(fēng)來了,我會像晉朝的宰相王導(dǎo)一樣搖扇遮鼻,不愿意沾上官場的半點氣息。

注釋:蹈海:用魯仲連事。西來一搖扇,共拂元規(guī)塵。西來:全詩?!耙蛔鹘K期”。元規(guī)塵:晉庾亮字元規(guī)。此以“元規(guī)塵”喻權(quán)臣之盛氣凌人。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