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中成長


比,既可以是盲目攀比,也可以是良性競爭。在“比”中成長,收獲人生的價值,走向成功。

“比”,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借鑒別人的長處。在西方大城市,凡是有肯德基的地方旁邊一定有麥當勞;凡是有可口可樂的地方,旁邊一定有百事可樂。這一規(guī)律從發(fā)現(xiàn)到現(xiàn)在已經有十幾年了。然而至今,麥當勞與肯德基仍然勢均力敵,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誰也沒有敗下陣來。相反,十幾年間,它們“聯(lián)手”擊敗了無數(shù)個競爭對手,成為同一領域的雙巨頭。其中的奧秘在于有了互比,有了競爭,讓它們互相借鑒對方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因為比,它們讓自己更加完善,更加強大。

比,能為人生提供目標。成龍曾經是一位無名的特技演員,一次為李小龍做替身時,他發(fā)覺自己和李小龍沒有什么本質區(qū)別,為什么李小龍成了國際巨星,而自己只是個無名小卒呢?經過一番對比,成龍發(fā)誓一定要成為像李小龍那樣甚至超過李小龍的國際巨星,如今,成龍成功了,他早已是國際巨星了。而這一切源自于比,他敢于拿自己和李小龍比!因為比,他找到了自己奮斗的目標,開啟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扇門。

比,為前進提供動力。美國前國務卿賴斯是一位黑人女性,在美國,黑人在起點就比白人低了一大截。而父親告訴她:如果你和白人一樣的努力,你永遠只能落后;如果你付出二倍努力,你能和白人并駕齊驅;如果你付出四倍努力就可以超過他們;而付出八倍努力,就可以把白人遠遠甩在后面!在以后的日子里,跟白人比給了賴斯無窮的動力,學舞、練琴、從政,每一樣事情她都付出了八倍努力!因為比,她堅持努力,并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比,讓我們完善自己,確立目標,不斷堅持努力并走向成功。

沒有比,溪水不會知道大海的壯闊,不會日夜不停奔騰不息地涌向大海。回顧歷史,清朝末期的閉關鎖國正是一個慘痛的教訓。閉關鎖國,別人的優(yōu)點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改不了,只一味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最后只能賣國求榮,任憑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在“比”中成長,收獲人生的價值,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