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高中作文在感恩中成長—讀《史記》后感在感恩中成長—讀《史記》后感

在感恩中成長—讀《史記》后感


朋友間的友誼普遍存在著受恩與施恩的對象,即友誼的雙方在感情上、精神上、物質(zhì)上和能量上的互酬?!巴短覉罄睢薄ⅰ岸Y尚往來”是人們?nèi)粘=煌谐S玫恼Z言,同時,也是我國人民一貫推崇的傳統(tǒng)美德。它對維系和發(fā)展朋友間的友誼起著重要作用。但如果這種受恩與施恩互酬的砝碼長期失去平衡,那就有可能分裂和中斷友情。

那么,如何處理和對待朋友交往中的負恩與施恩的關(guān)系呢?唐代詩人王梵志曾告誡人們:“負(受)必須酬,施恩慎勿色?!逼皆芏鞅貓髴?zhàn)國時,魏國的信陵君與趙國的平原君,他們彼此是好朋友。在秦國的軍隊大敗趙軍于長平后,進圍邯鄲。信陵君的姐姐是趙國平原君趙勝的夫人,也處于圍城之內(nèi),多次寫信向魏王和信陵君求救。

信陵君多次勸說魏王,魏王因害怕秦國報復(fù),所以不肯進兵援趙,信陵君見無法說服魏王,便絕望了,只好決心孤注一擲,決心帶著門下的賓客,共約車騎百余乘,要去沖擊秦軍,與趙國同歸于盡。信陵君到達軍隊駐地時,假借魏王的命令取代了晉鄙將軍,他對軍隊重新整編,從十萬軍中挑送了八萬英勇善戰(zhàn)的精兵,迅速向前線開拔,對秦軍展開進攻作戰(zhàn),秦軍兵敗撤退,邯鄲于是解圍。為此,平原君感激不盡,為表謝意,他親自攜美酒去慰勞魏軍,兵背著武器為信陵君開路。趙王也一再表示:“趙國亡而復(fù)存,皆公子之力。

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边@就是后人所說的:“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逼皆芏饔谌?,不忘救國之情,又是攜酒慰勞魏軍,又是親背武器為人開路,平原君這種受恩必報的美德,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稱頌。

莊周拒惠楚威王傾慕莊周的名聲,特地派人帶著厚禮去迎聘他,答應(yīng)給他楚國的相位。莊周曉這對使者說:“你帶來千金,價值夠大的啦!答應(yīng)給我相位,也夠尊重的了!但是,你見過舉行郊祭儀式時用作祭品的牛嗎?精心飼養(yǎng)它好幾年,讓它披著文繡,進入太廟,后來便把它宰殺了,這時,它就是想象一只小豬那樣活著能辦得到嗎?你趕快給我走開去,不要玷污我,我寧愿自由自在地在臭水溝里悠游決不受那些國君的羈絆,我這一生是不會出去做官的?!鼻f周在這里顯得很超脫達觀。千金、卿相,固然是重利尊位,一旦接受,受恩于人,,就會受他人制約,就會失去自由和精神愉快,待到無用之時,就像牛那樣被當(dāng)作祭品來殺掉,與其那樣,還不如清靜無為,清心寡欲,像條小魚那樣自由自在,這雖然體現(xiàn)了莊子追求精神上的絕對自由,不受外界條件束縛的虛無主義哲學(xué)思想,但就其不輕易接受他人恩惠來說,還是值得稱道的。

丁公救沛公卻被沛公斬丁公為項羽大將,彭城項羽大打破沛公,沛公敗而西走,項羽責(zé)丁公逐之,沛公為其追苦,回首央報:“你我都是英雄,為何苦苦相隨?!倍」犃T,心想,殺了劉邦為了平天下,還不是你項羽為王?也罷,我送個人情,遂放跑了劉邦。

后來劉邦得了天下,丁公以為對劉邦有救命之恩便來拜見沛公,企求一官半職,孰知卻被沛公喝令斬了首。人或疑之,以為沛公恩將仇報。沛公卻說:“項羽的事,就敗在丁公這類不忠不誠不義不友的人手上,殺之何惜?”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dāng)以涌泉相報?!毕M總€人都能擁有一顆感恩之心,讓我們在感恩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