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史公祠


在揚(yáng)州,曾經(jīng)有一位寧死不屈,名垂青史的英雄,他就是史可法,面對氣勢洶洶的清兵,自己勇敢地攜揚(yáng)州軍民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頑強(qiáng)抵抗,死守?fù)P州數(shù)天,卻因寡不敵眾最后拔劍殉國!星期天,我懷著敬仰的心情和爸爸瞻仰了他的祠堂??邕^那厚重的大門,走過那高高的門檻,歷史似乎被翻開。兩棵銀杏樹像兩位安詳?shù)睦先艘娮C了歲月的變遷和歷史的滄桑。沿著鋪滿青苔的石板路一直往前走,一座建筑便顯露出來,史可法的漆像就置在中央。

只見他頭戴烏紗,身披鶴袍,腳蹬長靴,雖是文官出身,但甚是魁梧。他在太師椅上正襟危坐,微微頷首,一撮胡須好像被那西風(fēng)吹散,令人想起那戰(zhàn)馬嘶叫,震鼓雷鳴的沙場上,史可法指揮著軍隊,手持長劍,上馬搏殺,浴血奮戰(zhàn)!祠堂的墻柱上,銘刻著“數(shù)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的愛國名句,這是世人對他的敬仰和懷念。四周的玻璃展館更置有史公的遺物和遺墨,這何以不能表達(dá)史可法誓與揚(yáng)州共存亡的決心!這是何等的壯烈!我們走上前來,字字都滲透著史可法的血淚,行行皆寄托著史公的生離死別之情。讓我們不由得想起“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詩篇……祠堂后,便是史公的奠墓。墓碑上的字已是不清晰了,不是被雜草遮蓋,就是被青苔爬滿,但還可以看清“以史公”下面葬的并不是他生前彌留之際的衣冠,而是他那種大義凜然的精神。梅花嶺前,曾濺過血淚,祠堂內(nèi)外,曾涌現(xiàn)刀光劍影。

可是,環(huán)顧而去,卻是一叢叢凌寒獨放的梅花,這史公早已化成了其中的一朵,也許就是上天對他的贊頌吧!我與爸爸不由得各鞠三躬,以表對他的敬仰。在我看來這一花一木好像都寄予了史可法的英魂,墻下的鐵炮銘記著史可法的愛國情懷。在揚(yáng)州城,除了史公又有多少英雄在這里托付一生;回望廣陵,到底還有多少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