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詞典誠惶誠恐誠惶誠恐的意思
chénghuángchéngkǒng

誠惶誠恐



誠惶誠恐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原指封建官吏給皇帝上奏章時用的客套話;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xiàn)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杜詩傳》:“詩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p>

例子一些成了驚弓之鳥的部員們算也誠惶誠恐地先后把那段危險的地面通過了。(郭沫若《北伐途中》二十一)


基礎信息

拼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注音ㄔㄥˊ ㄏㄨㄤˊ ㄔㄥˊ ㄎㄨㄥˇ

繁體誠惶誠恐

正音“惶”,不能讀作“huǎng”。

感情誠惶誠恐是貶義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帶有幽默或諷刺的意味。

辨形“誠”,不能寫作“成”。

辨析誠惶誠恐和“戰(zhàn)戰(zhàn)兢兢”;都表示“謹慎害怕”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誠惶誠恐偏重在謹慎;“戰(zhàn)戰(zhàn)兢兢”偏重在害怕。②“戰(zhàn)戰(zhàn)兢兢”含貶義;誠惶誠恐在表示尊敬時不含貶義。

近義詞惶恐不安、膽戰(zhàn)心驚、驚惶失措

反義詞處之泰然

英語really afraid and trembling

日語恐(おそ)れ蕑(い)ってびくびくするさま,うやうやしくかしこまるさま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誠惶誠恐的意思解釋、誠惶誠恐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解釋
全科人兒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信及豚魚 及:達到;豚:小豬。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紫陌紅塵 紫陌:京城的道路;紅塵:塵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熱鬧,塵土飛揚。形容京城繁華或比喻虛幻的榮華。
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安安靜靜 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
唯物主義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zhì)來說是物質(zhì)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zhì)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喔咿儒睨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一哄而起 喧鬧;起哄。經(jīng)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大千世界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行不顧言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風俗人情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jié)、習慣等。
視死如歸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yè);不怕犧牲生命。
塵外孤標 塵外:世外;孤標:孤立的標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zhì)。
罄竹難書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死不開口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峨峨洋洋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tài)。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td>
屢試不爽 屢次試驗都不錯。
綠林強盜 指山林的強盜。
打退堂鼓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qū)徖戆讣Y(jié)束?,F(xiàn)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斷章截句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敗德辱行 敗壞道德和操守。
蕩然無余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紛紅駭綠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超凡入圣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進入圣賢境界。后來多指學術(shù)、技藝、修養(yǎng)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來因去果 指事情的來龍去脈。
同功一體 指功績和地位相同。
國士無雙 國士:國中杰出的人物。指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