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詞典東征西討東征西討的意思
dōngzhēngtǎo

東征西討



東征西討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四處出戰(zhàn)征伐。

出處唐 楊炯《左武衛(wèi)將軍成安子崔獻(xiàn)行狀》:“至如出車授鉞,東征西討,孤虛向背。”

例子我為國家助成大業(yè),擐甲執(zhí)銳,垂四十年,東征西討,無復(fù)遺恨,第恨汴京下耳!當(dāng)其勉之。(《元史 木華黎傳》)


基礎(chǔ)信息

拼音dōng zhēng xī tǎo

注音ㄉㄨㄥ ㄓㄥ ㄒ一 ㄊㄠˇ

繁體東征西討

感情東征西討是褒義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南征北戰(zhàn)、轉(zhuǎn)戰(zhàn)南北

反義詞安營扎寨、安家立業(yè)、安常處順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東征西討的意思解釋、東征西討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解釋
自拔來歸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huán)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百川歸海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
干干脆脆 痛痛快快,干凈利索。
色飛眉舞 色:臉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同室操戈 自家人動刀槍。泛指內(nèi)部相爭。操:拿;戈:古代的一種兵器。
懸崖勒馬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古色古香 (陳設(shè)、器物或藝術(shù)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diào)。古香:古書畫散發(fā)出的氣味。
親上成親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jié)姻親。
反面無情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tài)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飛檐走壁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安眉帶眼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度己失期 估計己經(jīng)誤了期限。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nèi)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不能自拔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jìn)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平心而論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便還就孤 就撤回到我這里.。
通今達(dá)古 同“通今博古”。
聰明才智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念茲在茲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天網(wǎng)恢恢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輕重緩急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汲汲顧影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過門不入 經(jīng)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歲寒三友 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冒失鬼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望塵靡及 見“望塵莫及”。
閉門讀書 關(guān)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縱橫四海 縱橫:奔馳無阻。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比喻無敵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