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d/file/titlepic/chengyu27478.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犯:冒犯;校:計較。別人冒犯了;也不計較。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p>
例子惠養(yǎng)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罰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十五回)
基礎信息
拼音fàn ér bù jiào
注音ㄈㄢˋ ㄦˊ ㄅㄨˋ ㄐ一ㄠˋ
正音“?!?,不能讀作“xiào”。
感情犯而不校是貶義詞。
用法復雜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辨形“?!?,不能寫作“較”。
近義詞唾面自干
反義詞針鋒相對、以眼還眼
英語be wronged but not to seek reveng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慘不忍睹(意思解釋)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釋)
- 響答影隨(意思解釋)
- 用智鋪謀(意思解釋)
- 惡衣惡食(意思解釋)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意思解釋)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釋)
- 苦口之藥(意思解釋)
- 牝雞司晨(意思解釋)
- 過而能改(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戰(zhàn)天斗地(意思解釋)
- 勝友如云(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學而優(yōu)則仕(意思解釋)
- 白草黃云(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窮愁潦倒(意思解釋)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精兵強將(意思解釋)
- 意惹情牽(意思解釋)
※ 犯而不校的意思解釋、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眾多非一 | 指類別甚多,不止一種。 |
想望豐采 | 見“想望風采”。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指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抱恨黃泉 |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xiàn)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wěn)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tài)。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R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zhàn)爭解決問題。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子繼父業(yè)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yè)。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zhàn)爭,施行仁政。 |
轉彎磨角 | 見“轉彎抹角”。 |
是非曲直 |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
材優(yōu)干濟 | 指才能優(yōu)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意惹情牽 |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