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珠炮的成語故事


連珠炮

拼音lián zhū pào

基本解釋連續(xù)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4回:“高廉引了人馬,急去追趕,忽聽得山坡后連珠炮響,心中疑惑,便收轉(zhuǎn)人馬回來?!?/p>


暫未找到成語連珠炮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連珠炮)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肝髓流野 《舊唐書·蕭瑀傳》:“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與賊肝髓流野,得復宗廟,遺老殘民聞輿馬音,流涕相歡?!?/td>
五花大綁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二:“順著捆來橫著綁,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td>
裾馬襟牛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td>
靡所底止 《詩經(jīng)·小雅·祈父》:“胡轉(zhuǎn)予于恤,靡所底止。”
空穴來風 戰(zhàn)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td>
堂堂一表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娘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走馬觀花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td>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繁文縟節(jié)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jié),則一歲可以再郊。”
下臨無地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