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尚往來的成語故事
拼音lǐ shàng wǎng lái
基本解釋尚:注重。在禮節(jié)上要注重有來有往。后也指你對我怎么樣;我對你就怎么樣。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p>
春秋時期,孔子在家收弟子開壇講學(xué),引起了魯定公的重視,經(jīng)常到宮中講學(xué)。季府的總管陽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見他。一次特地給孔子留下一只烤乳豬,知道孔子最講究禮尚往來的,終于得到孔子的回訪。
禮尚往來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禮尚往來)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來去無蹤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一回:“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td> |
順口溜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有些頂門杠!” |
起兵動眾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td> |
富貴驕人 | 《陳書 魯悉達(dá)傳》:“悉達(dá)雖仗義任俠,不以富貴驕人?!?/td> |
當(dāng)仁不讓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wèi)靈公》:“當(dāng)仁不讓于師。”朱熹集注:“當(dāng)仁,以仁為己任也?!?/td>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td> |
當(dāng)機(jī)立斷 |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yīng)機(jī)立斷。”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謝扶民《壯族人民優(yōu)秀的兒子韋拔群》:“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td> |
半路出家 |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先前讀書,后來看看不濟(jì),卻去改業(yè)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td>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