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承命的成語故事


敢不承命

拼音gǎn bù chéng mìng

基本解釋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出處《儀禮·士昏禮》:“吾君子順先典,貺某重禮,某不敢辭,敢不承命?!?/p>


暫未找到成語敢不承命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敢不承命)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所作所為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憂喜交集
自力更生 孫中山《中國問題的真解決》:“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
首身分離 《戰(zhàn)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td>
綽有余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zé)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
大惑不解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td>
鑿壁借光 晉·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膽如斗大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迸崴芍⒁妒勒Z》:“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td>
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紅樓夢》:“云姑娘,你如今長大了,越發(fā)心直嘴快了?!?/td>
倒冠落佩 唐·杜牧《晚晴賦》:“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